他们这些离后世这么久远的古人已经早早就告诫后人了,结果后人还明知故犯。
姬昌不解,他颁布的《伐崇令》是不是一点都没传到后世啊?
明朝。
想到北京城每年春天都要被黄沙漫天一次,朱棣、朱见深、朱厚照等人一时有点心虚:不会真是因为砍树砍多了吧?
朱由检看着那几张沙尘暴图片,有点无言。
原来京师这些年发生的这种黄沙漫天的境况在后世也有啊!
他们每年都要经历一次“黄尘蔽天,日色晦冥,咫尺莫辨”,竟然是因为树太少了。
这要怎么搞?从成祖开始,后面很多祖宗们为了建宫殿、修陵墓,已经砍了周边很多树了。
这,砍树容易种树难啊!
朱由检:“哎!祖宗留下来的锅怎么这么多啊!”
郭老师:“我们都知道氧气对于人体十分重要,含氧量的高低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危及安全,但并不是说氧气浓度越高越好。”
“经常到各地旅游的人可能就有感悟,低海拔地区的人到高海拔地区容易发生高原反应。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人到低海拔地区又容易低原反应......”
郭老师顺便对两种反应的症状简单地做了一点科普,提醒同学外出旅游的时候要注意。
唐朝。
李世民一脸“难怪”的表情。
怪不得之前吐蕃派来的使臣到了长安后一副疲惫、无力又心不在焉的模样,原来是有低原反应。
当时他还以为是吐蕃目中无人,对他这个大唐皇帝不敬呢。
差点想直接把他们赶出大唐的地界了,还好大臣劝住了。
没想到一个看不见的氧气对人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另一个时空的唐朝。
刚到吐蕃不久的文成公主刚缓过来一点。
自己进入吐蕃境内时因为身体状况在路上停了几次,原因竟是高原上氧气稀薄?
难怪御医看了好几次都没查出来问题,自己的症状不就是郭老师说的那些吗?
不仅仅是她,陪着她来和亲的好几个侍女和侍卫也是同样的情况。
文成公主差点以为是吐蕃人给她下马威,做了什么手脚呢。
可是,增加氧气浓度的方式她暂时也不懂啊,后世的氧气罐他们也没有,看来这几天只能减少大动作,慢慢地适应了。
不知道这边的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得让御医研究一下供氧的方式了。
郭老师:“地球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的高空。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自上而下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是......”
明朝。
宋应星:“之前看着后世的火箭视频,以为火箭上天后在靠近地球的这些区域里面运行都差不多呢,原来是穿越了这么多气层啊?”
他想到火箭的各种脱轨、变速设备,原来这些设备都是根据气层的不同状态来控制速度的。
宋应星有点好奇,地球以外是否也如地球一样分了这么气层?后世的人有没有研究到这些了?
讲完正课,郭老师给大家扩充了一点自学内容。
郭老师:“二十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含量比之前大幅度下降。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臭氧空洞’......”
她讲了臭氧空洞对地球的影响,放了一些在臭氧层破坏后,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反应,还给大家看了北极熊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