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不是宋朝人,也不影响他为古人自豪,反正最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吴老师:“还记得那首诗吗?零丁洋里叹零丁。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这句诗用在这里可能不算准确。”
“但是想到我们在零丁洋里建造了一座跨海大桥,虽然已经过去几年了,想想还是激动的。”
“我们z国人的基建基因,是血脉里流淌的。宋朝时期我国就修建了一座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安平桥,全长2255米。它还是中古时期现存最长的梁式石桥,这都是古人的智慧。”
“在那个基本靠人工的时代能修这么长的桥,足以说明我国基建狂魔称号之悠久。为了不给祖宗丢脸,我们是不是只能加油干?这不,港珠澳大桥来了。”
隋朝。
李春听到跨海大桥的时候眼睛一亮,那可是大海,把桥建在大海上,这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他有幸去过海边,见过大海,知道海浪来袭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想到上次看到的高铁下面的桥,李春觉得那种桥的建设难度已经相当高了。
在海上建桥,怎么克服洋流冲击?用的是什么造桥手法?
他恨不得马上就能看到这个港珠澳大桥,毕竟连吴老师都如此激动,应该十分宏伟。
南宋。
文天祥刚听到这句诗的时候,总感觉十分熟悉。
等后面吴老师说出他名字的时候,他一脸恍然,原来是自己写的。
看着这句诗,他觉得估计是在一个非常不好的境遇下写出来的,基调太悲了。
听到自己被称为民族英雄,他有点惭愧。
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愧对这个称号啊!
参与捐款、建设、修复过安平桥的黄护、僧人智渊、赵令衿、黄逸响、黄韦等人则有点讶异。
没想到自己参与过的安平桥在后世还能保有名气,他们感到高兴,这相当于自己的作品了。
很多古人都来了兴致,跨海大桥,听着就不一般。
为了给学生们再次感受一下,吴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小视频,港珠澳大桥航拍。
裴姝很早以前就看过了,现在再看,还是觉得这个桥太壮观了。
视频介绍:【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伴随着讲解员的声音,是一条蜿蜒在碧色海洋上面的白色长桥。
它像一条巨龙一样卧在海面上,向远处驶去,一眼看不到尽头。
秦朝。
秦始皇看着这条大桥,向来波澜不惊的脸上浮现出震惊神情。
他有点不敢相信,他能让人在地面上修建长城这样的大项目已经够举世无双了。
而后世竟可以在海面上建造这么长的大桥,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后世的建造工艺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秦始皇看了后世的地图,这直接和大海对面的区域联系上了。
他明白为什么叫港珠澳大桥了,这桥真的联通的话,管理和发展对面就更方便了。
不光是秦始皇,所有古人都被震惊到了。
明朝。
朱棣看着这座大桥,想着都能连到港澳地区了,更远一点是不是也能做到。
要能建设一座联通到某岛的大桥就好了,这样可就好管理了。
倭寇时不时来侵扰大明沿海,这个岛成了倭寇的一个补给站。
如果能够让大明,喔,不是,华夏的军队直接管理某岛的话,倭寇就不会如此猖獗了。
本来他想的是大明有这个建桥能力的话就能派兵到岛上,想到大明没有能力。
他失望的同时也有点庆幸,后世应该可以直接管控某岛了吧?
看着这座视频里的大桥,很多人都在想: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才对。
他们觉得自己这个时期是最强盛的,和后世一比,还是差距过大了。
这样宏伟的工程,就算举国之力也造不出来。
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后世总能给他们一点惊喜和惊吓。
视频:【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总投资约1200亿人民币,它位于珠江出海口,横跨伶仃洋,全长55公里。】
【从某港口人工岛开始,通过12公里的连接线,经东人工岛,进入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水下穿行近6.7公里。】
【由西人工岛进入22.9公里长的大桥,到达珠澳口岸人工岛,然后分流到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