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系统开直播:祖宗听我讲 > 第345章

第345章

接上章。

胡老师说完宋初各种措施的积极影响,话头一转,开始说起了这些措施的弊端。

“我们的史学研究者对宋朝进行了概括,对外积弱不振,内部积贫难疗。”

秦朝。

秦始皇回想了一下北宋之前的情况,那个叫石敬瑭的家伙把燕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

那段时期,中原腹地的几个政权一直在内斗,没有把这片战略要地收复回来。

这个时期的契丹肯定在不断壮大,势力不容小觑。

此时北宋光顾着稳定内部政权,要对付周边这些威胁怕是有点吃力的。

而且宋朝还重文抑武。

时间长了,怕只能被周边的国家压着打了。

还有那些极细的权力分化,秦始皇有预感,这样的机构设置,办事效率肯定不高。

“哎!”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几个朝代看下来,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循环往复,就没有说能真正统一的时候。

他想着,如果自己面对这样的局面会怎么破局?

不重视兵力肯定无法对付外患,重视兵力又容易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情况。

本来以为历史越久,得到的答案也越多越全,现在看,积累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问题,现在秦朝自己也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呢。

秦始皇觉得从秦朝以后的发展路线就错了,就不应该让分封制的苗头冒出来。

胡老师:“北宋的制度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但过于僵化,权力分割太细,致使行政效率低下,政治因循保守。”

“除了北宋外,周边还有多个政权并列,辽朝和西夏是威胁最大的两个国家。北宋统一后,试图把之前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拿回来。”

“北宋两次对辽发起进攻,但都因为兵力不敌惨败。因为重文抑武,北宋的军队虽多,但训练废弛、素质低下,与辽交战时常常居于下风,北宋的边防压力十分大。”

“为了换取安定,北宋采取的是用钱财换和平的方法,每年给辽国送一笔钱,史称岁币。经典例子就是澶渊之盟、宋夏和议......”

胡老师给大家简单地回顾了一下这两个事件。

北宋。

赵匡胤听完后,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什么玩意?大宋给辽国、西夏送钱?我取名大宋是为了让你们这样搞的吗?

你打不过也不能这么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吧?

尤其是和西夏的交战,它都臣服大宋了,大宋还送钱给西夏,还册封那个李元昊为国主。

这是什么神奇操作?

赵恒是吧?(赵恒:太祖,给李元昊送钱的不是我啊,冤。)

哎,不对,这不是老二的儿子吗?他怎么当上皇帝的?

赵匡胤怒视着堂下的赵光义:“这是怎么回事?”

赵光义:那个,兄长,这,这,我也不知啊。

赵匡胤不知道后面具体发生了什么,胡老师也没提到,但是看到赵恒做皇帝做成这个样子,他很生气。

他从龙椅上走下来,踹了赵光义一脚:“什么狗屁玩意?做成这样,这个赵恒还好意思到泰山封禅?简直拉低封禅的档次。”

赵恒这孩子小时候看着挺机灵的啊,怎么当皇帝后就不行了?

他此时也顾不得思考怎么不是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继位的问题,他当下被赵恒送钱买和平的做法气到不行。

赵光义:大哥,又不是我给辽国送钱,你倒是去找罪魁祸首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