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刚刚学生问我的问题,人之初,性本善。”
“一个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么?”
“我回答不上来,沈贤弟,各位大师,可否教我?”
周丰的眼神满是恳求,看着眼前的沈云等人。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其核心,真的是善恶么?”
沈云反问了周丰一句,周丰摇头,他连表面的善恶还没弄明白,怎么会知道,更核心的问题呢?
“有善才有恶,有恶才有善,孟子曾言性本善,荀子曾言性本恶。”
“我想先贤们,是在用这个争论提醒我们,要有一颗明辨是非之心。”
“清虚道长,我才疏学浅,这个问题,你如何看待?”
沈云从来不觉得争辩人的性本善或者性本恶有什么意义,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争辩本身。
只有争辩,才能让人明善恶。
当然,沈云知道,自己对于先贤的理解还很稚嫩,于是又向清虚道人询问。
“沈道友,恕过贫道不懂善恶。”
“沈道友的说法,极为符合道教阴阳说,阴阳本为一体。”
“你们看!”
清虚道人说着,手指向了天空中的太阳。
“太阳上升为阳,太阳下落为阴,然而太阳还是太阳!”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礽,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清虚并没有回答沈云的话,而是忽然吟唱起道德经。
德行深厚的人,就像赤子,恶毒的东西不会去侵害他,力量渺小我却能握紧拳头,不知道男女之事,却能有生理反应。
沈云闭目沉思了起来,忽然感觉心中有了许多明悟。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在赤子眼中,不知善恶,在行为上却能有体现。
抛开善恶,才能明善恶。
“多谢道长指教。”
周丰似乎也有明悟,只不过沈云不知道,周丰所悟,是不是自己所悟。
只是现在的周丰,似乎更多了几分生气,对清虚道人深施一礼。
“周兄,这段时间,老龙沟可有改变?”
“有,有的!”
一边进了周丰的破庙,周丰讲述起过往。
他来老龙沟已经两年了,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由。
不但如此,周丰还和冯家族长商议,不但教导冯家那些上等人读书,也要教导那些下等人读书。
冯家主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并且给周丰说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老龙沟冯家,并不是完全的封建,那个名为巧的寡妇,也需要有人照顾。
如果周丰可以入赘,是可以考虑的。
“那周兄你是如何想的呢?”
“我也拿不定主意。”
在古代,赘婿是没有地位的除了能和媳妇睡觉之外,基本上跟奴才差不多。
沈云不认为周丰这个秀才,会为了巧姑娘,舍弃自己的尊严。
“不过能通融就好,沈贤弟,变了,一切都改变了,我生在慢慢改变老龙沟!”
“哎呀,好像要下雨,我得去收回衣服。”
周丰说着,又匆匆走向了门外。
…
就这样,沈云等人和周丰一次又一次的出着门,见证了周丰的成长。
周丰可谓呕心沥血。
他钻研农耕,帮助村民修水利,他传圣人之道,帮村民开民智。
他散钱财,让那些穷人可以度日,他公正严明,所有事情都依理依法。
十年的时间,周丰从当初风华正茂的秀才,变成了成熟稳重的中年。
或者说,在周丰的年代,接近四十岁,已经是老年人了。
他的身形开始佝偻,鬓角满是白发。
老龙沟在他的治理下,一切井井有条,他真正做到了他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周丰曾经有升迁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这固然有周丰自己的原因。
但是也有冯家族长的算计。
冯家似乎是吃定了周丰,一直用那个名为巧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