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太蠢,不能干。
刘伯温点了点头:“那些人确实干的出来。”
“刘中丞不怨恨下官昔日弹劾一事?”朱青问道。
“怨恨?”刘伯温抚须:“谈何怨恨,若不是你,我怕现在已经致仕归家了。”
朱青只是笑了笑。
刘伯温明显还是分得清轻重,看得清事实的。
开商税这件事很明显就撩动了朱元璋的神经,要是刘伯温执意坚持,怕是朱元璋真的就要动手了。
为什么朱元璋对朱青这么袒护?
别人不知道,刘伯温知道一点。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个朱青能够顺着皇帝的心思来弹劾,来上谏!
商税一事,朱青知道朱元璋不想开商税,所以弹劾自己。
沈家一事,他又猜到朱元璋对富商的不满,所以设局让沈家自己掉进深渊。
其余几件事,几乎每件事都是皇帝想做的,只不过是借朱青的嘴巴和布局给办成了。尤其是……官试一事,几乎是将举荐制度这个制度给打进了尘埃里。
“刘中丞寻我,肯定不单单是为了夸我两句吧?”
刘伯温精神一振,侧身让开道路,做请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这边来。”
两人到了刘伯温的公房,两人坐下,刘伯温给朱青斟茶道:“商税真的不能开?”
朱青哈哈一笑。
“果然是这件事。”
刘伯温抚须,对于朱青的笑声只是沉吟道:“商税不开,大明想要养活往日的千千万人口可是一件难事,眼下的百姓虽耕种足以自足,可将来……”
“中丞自己也说了,眼下已经可以自足。”朱青淡笑道:“眼下既然能够自足,何必又再去开商税?依我看,开不开商税,关键还是在于两个点!”
刘伯温拱手:“请赐教。”
朱青竖起一根指头,声音有力的道:“第一件事,就是粮食产量!”
“人吃饱才有力气干活,纵然是行商走商,也要吃饭。”
“就打比一个大家庭,十个人可以种十亩地,种出来够十个人吃,这样的家庭处于是自给自足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不会有什么变故,更不容易升起叛乱的心思,因为他们的物欲还停留在自足这一层上。”
“可若是这个家里有五个人开始经商,那么其余五个人种地,种出来的地就只够五个人,除非朝廷有办法将五个人种出来的粮食足够十个人吃!否则经商这个红利决不能让百姓吃到。”
先吃螃蟹的人是有红利的。
一个拿五千块工资拿了十年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只需要操作一下就能每个月赚到十几万,谁会不动心呢?
刘伯温的脸色开始有些僵硬了起来。
“谈何容易,就算是大明全部种占城稻,也不过就江南一些地方还能种植,北方可没办法种植。”
土地,还是北方居多,而且北方人口少,土地多,正是朝廷大肆派人耕种收粮食的机会。
“这个说难不难,说简单更不简单!最关键的是,若是土地粮食产量提高,势必会影响到各地富户。不过如今眼下国朝初定,想来遇到的阻碍也会小很多。”
听到这个话术,刘伯温开始皱起眉头。
“你要革新?”
“国朝之初,天下靖平,为何不革新?”朱青反问。
这一句话将刘伯温的话给堵住了。
朱青也严肃的道:“难道非要等到土地兼并,人口繁多,佃户成群,百姓被土地租子高压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才改?那个时候,就不是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