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很显然一时半会消化不了这句话,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聪明就是他的优势,他学任何东西都比别人快,别人就是不如他。
…
朱棣在那边帮着搬石头,他本就是一身力气没处使,让他干点力气活更好。
干活干的热火朝天,也不知道是哪个人开嗓子吆喝了一声干活的号子,而后整个工地都开始吆喝起号子来。
“庄稼汉子!”
“诶嘿!”
“一声吼啊!”
“诶嘿!”
“这地也要!”
“诶嘿!”
“抖三抖啊!”
…
远古先民们在集体劳作的时候,会发起号召让大家一起响应号子的召唤,庄户人家的人们就是和这种雄浑有力,激越粗狂的劳动号子。
一人吼,百人应!
声势朝天阙,激情动九霄。
呼喊之下,只让人心神澎湃!
汉子们涨红着脖颈,咬着牙梗,费力的抬动巨石,在这激情慷慨的号子之中,迸发出勇往直前的力量,令人久久难忘。
即便是朱青也被这号子给震慑到了,这就是这片大陆,乃至于这个星球上,最勤劳,最勤恳的一群人。
自己生于这片土地,即便是穿越了,也还是在这片土地,这就是这片乡土和自己的缘分纠葛,多么的亲切,多么的熟悉。
“老少爷们!”
“哟嘿!”
“加把劲啊!”
“哟嘿!”
“……”
望向百姓,朱标也深受震动,手握住了一旁的一根柱子,嘴唇连续动了动。
朱青微微动唇,似乎是发出自我内心的回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朱青有些神倦的蹲在了地上。
表情有些许的萧瑟。
朱标垂头,看着朱夫子的脸色,心里涌起了感激之情,朱夫子是真正的名士,真正的臣子。帝力于我何有哉,这话听起来有些大逆不道,可更多的,却是对于皇权的敬而远之。
而既然对皇权敬而远之,为何又要做朝廷的官?
朱标能够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朱夫子心怀天下,有着为万民解难的报复。
这是……真正的忠臣。
…
到了晚上,几人本打算回城,不过刘家老太爷硬要拉着朱青几人吃饭,还特意让孙子去江里下了网,抓了两条肥美的胖头。
“好大的鱼。”
几个皇子都十分稀奇的看着鱼。
他们处在宫中,平日里吃的都是做好的鱼羹或者蒸好的鱼肉,连刺都被捡的干干净净,哪里知道鱼能长这么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朱青道。
用猪油煎过鱼块,加入老姜炖煮,熬成一锅浓白的鱼汤,配上用粟米面、面粉做的馍,还有一些酱腌的酸萝卜,这道在这个时代可以称之为大餐的饭菜便上齐了。
几个皇子开始猛吃起来,一个个跟饿死鬼投胎一样,也不怪他们,今天一天都在干活,他们也确实是累得够呛,早已是腹中空空。
“真好吃啊!”
“好鲜美的鱼汤,刘小哥你手艺真好啊。”
朱樉三兄弟吃的最多,最小的朱橚吃了两口就呆呆的睡着了,这小家伙也帮着搬了不少鹅卵石,手指头都被砸了个口子。
一顿饭吃完,走的时候,朱樉有些幽怨道:“夫子你还说百姓们过得苦,这顿饭可比宫里的好吃多了。”
朱青抱着朱橚,只是微笑道:“好吃吗?”
朱棡点头:“鱼汤鲜美,白馍可口,好吃!”
朱棣也道:“我也从未喝过如此鲜美的鱼汤。”
朱青将朱橚放在马车上,脱下长衫给他盖住,等到几人上了马车,这才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