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经此一役,陈怀义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御史台御史。
当然,并不是说他会升官发财,这个炙手可热,指的是谁敢拿捏他陈怀义,都会被扎一手的刺。
一次弹劾,打通了陈怀义的任督二脉,让陈怀义一下子打开了自己的上谏之路。
…
朱元璋冷笑一声:“该杀?既然该杀,尔等为何早不下决定?”
…
朱元璋在朝堂上尽情的倾泻心里的怒火,有能力阻止的太子此时不在京师,皇后也不可能干涉此事,所以他们只能等着皇帝将心里的怒火一口气的冒出来。
黄肃被骂的狗血淋头,朱元璋一气之下拍桌怒吼道:“你们不光辜负了咱,还辜负了那些灾民,辜负了太子!来人,将黄肃给咱拿下,给咱一好好的审,好好的查!看看这厮究竟有没有自己说的这么高尚!”
说完,朱元璋对此事下了定论。
沉声道:“朱青以及随行官员赈灾有功,随行官员全部官进一等,朱青的赏赐……回京再说。”
“工部侍郎黄肃,虚伪无德,贬为庶人!”
“翰林学士陶凯,詹同,罚俸三月,以儆效尤!咱罚你们,是因为你们辜负了百姓,尔等还是好好想想该如何做官当官吧!”
…
“陛……陛下啊……!”
黄肃哆嗦着颤抖着哀嚎了一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朱元璋随口说出的虚伪两字,对他而言比杀了他还难受。这两个字从皇帝的嘴里说出来,那他一辈子的声誉可就完了。
不仅是他,连他的子嗣,他的后代都会受到影响。
皇帝从不评价臣子。
因为皇帝一旦显现出对一个臣子的喜爱或者厌恶,下面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暗中尊崇皇帝的意思来对待此人。
比如北宋的倒霉催柳永,就被宋真宗赵恒给评价了一个‘属辞浮靡’,以至于他无论多少次科举都考不中。
就因为皇帝的厌恶,官员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情,从而绝不会录用他。
而黄肃也是如此。
虚伪二字一出口,黄家上下都会被冠以这两字。
“陛下,老臣……老臣于社稷有功……老臣……老臣没有做对不起陛下之事啊……”
黄肃跪在地上,还在垂死挣扎。
朱元璋皱眉,质问道:“殿前亲卫何在?要咱亲自将他拿下吗?”
话音落地,所有人都沉默了。
只见大殿边缘的几个亲卫气势汹汹而来,瞬间将黄肃双手押解,而后不管不顾黄肃的哀嚎与叫唤,将其拖了出去。
“饶命啊……陛下!”
“陛下!!”
官帽掉在地上,那四品官员的官帽就如同垃圾一样在地上。
无人敢去看一眼。
…
李善长此时站了出来,在一众文官面色暗淡的时候,不咸不淡的道:“普天之下,朝堂之上,还希望诸位能够认真对待陛下,认真听陛下的说出的每一个字。”
“不要以为尔等能够在朝堂上,就已经屹立不倒,须知,陛下才是真龙天子。”
李善长的目光深邃了许多,扫了一眼百官,沉声道:“在大事的决断上,只有陛下的话可以作数,而陛下说黄肃虚伪,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黄肃虚伪,就虚伪在不顾百姓所念,亦要力保那些罪臣。”
“况且,他自身做官也没做个明白,工部侍郎做好自己的本职即刻,操心别的事情就是失职,自己失职在先,却不思悔改,任旧巧舌如簧,甚至不惜为了保全朋党,将罪责给推给朱青,简直是荒谬!”
朱元璋也哼了一声,点头道:“咱气的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