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李承乾的推脱,李世民停止了话题。
少顷。
李世民眼神凝重,继续道:“朕听说,你还在彻查柱子娘投井一案。”
话落,他端起一碗茶,喝了起来。
茶碗挡住李世民的脸,李承乾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似乎在,刻意掩饰着什么。
李承乾目露寒光,李世民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他还在想,以长孙无忌的手段,这摆在明面上的案子,根本不用大费周章便能查个水落石出,而他却迟迟没有消息。
现在他终于知道原因了。
原来,是被李世民给压了下来。
这个张亮的义子,张云生肯定与柱子娘投井一案,有着直接关系。
甚至,他就是那个凶手。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不卑不亢,“儿臣曾在柱子面前起过誓。”
“任他权势滔天,儿臣定会将谋害柱子娘的人,绳之以法,给柱子一个交代,给他牺牲的父亲一个交代,给千千万万为大唐兴亡,舍身取义的将士一个交代。”
他当然知道李世民要说什么,无非是让自己不要深究此事,给张云生一个活命的机会。
李世民能如此跟自己探讨此事,足以证明他给足了自己面子。
但,即便如此。
李承乾的原则不会破,他的本心不会变,哪怕面前站的是大唐皇帝,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亦不会动摇。
长孙皇后看着屋内渐浓的火药味,将下人全都打发了出去。
这是李承乾从凉州回来后,他们两人第二次碰面,每次都是这般模样,剑拔弩张。
听闻李承乾的话,李世民的脸色,极其难看。
端着茶碗久久没有说话。
他发现李承乾聪明的紧,一句话,便将自己的路彻底封死了。
言语谨慎小心,根本不给自己留可趁之机。
良久。
李世民开口道:“承乾,为了一个...一个不值一提的妇人,杀掉一个为大唐立下无数战功,前途无量的猛将,这么做值得吗?”
“大唐势微,孰轻孰重,你好好掂量掂量。”
此事,李世民也考虑了很久。
压下长孙无忌,不要将此事告诉李承乾的人确实是他。
那日,工部尚书张亮亲自找到李世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不肯起来,说是要以死谢罪,对不起皇室。
李世民满脸疑惑,再三追问下,张亮才说明来意。
他的义子张云生平日里贪图美色,那日他喝醉酒去大理寺,正巧碰到柱子娘前去追讨抚恤金。
张云生见柱子娘生的俊俏便起了歹意。
他想霸占柱子娘。
哪知柱子娘性情刚烈,忍受不了屈辱,投井自尽了。
张云生看到柱子娘投井,追悔莫及。
后来,他得知太子亲率白袍军去范阳缉拿贪墨抚恤金的户部侍郎卢正,并灭了卢氏九族。
加上,听闻太子要彻查柱子娘投井一案。
张云生便慌了神。
急忙找到张亮,祈求他救自己一命。
张亮恨铁不成钢,教训了张云生一顿,无可奈何,便拉下老脸进了宫,求李世民网开一面。
李承乾闻言,站了起来,脸上噙着失望之色,“父皇,柱子娘不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妇人,他是大唐英雄的妻子,是他的丈夫,用身躯,抗起了大唐的天地,用生命,换来了大唐国泰民安。”
“一个戍卫边关十余年的大唐将士,为国而战,客死他乡,尸骨未寒,妻子却被迫投井自杀。”
“儿臣试问父皇,此人不杀,如何告慰他的在天之灵,如何告慰,那些为大唐牺牲的,千千万万的将士。”
“他们死后,家属的生活与安全得不到保障,错的不是他们,错的是朝廷,是朝廷辜负了他们。”
听了李承乾的话,长孙皇后十分同情柱子一家人的遭遇。
在一旁,默默擦拭眼泪。
而李世民的脸色却更加难看了,他又一次被李承乾怼了。
他发现每次李承乾立了功,自己从内心认可他时,他都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似乎,李承乾并不在乎他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不在乎自己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李承乾对王孙贵族,对达官贵人没有拉拢之意,却对平民百姓的事很是上心。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