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住到了王大夫那边,岂不是不方便!
而王大夫却跟莫山海说,他是随便陈氏,说是陈氏想要在哪边,他就跟着在哪边。
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人,现在有了他们,哪里都可以是家。
如此一来就好办了,他们可以达成一样的目的。
王大夫去找了村长,让他来主持着他跟陈氏的婚礼,村长哪有不同意的。
为了正式,他们还请了村长媳妇儿做媒人。
因为村长媳妇儿家里比较圆满,有儿有女,且上头两个老人都健在,算是个全福人,让她做媒人再合适不过了。
两个人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并不是年轻的小后生和小姑娘似的,既然两人都已经公开了,他们就选了一个最近的吉日,三天后。
而这三天里面,他们要办的事儿也不算太少。
不过良缘觉得婆婆怎么说,也是再次结婚吗,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他亲自和莫山海驾着马车,去镇上给陈氏买成亲该用的那些东西。
喜服是来不及自己做了,去镇上买现成的。
什么喜糖,喜饼啊,这些都得弄起来。
眼看着就要到镇上了,莫山海问良缘道:“我觉得这事儿算是大喜事,如果不请你爹来,是不是有些不好?”
良缘想着专门回去去请的话,又怎么说呢,难道跟他爹说,你的亲家母给你找了一个新的亲家公吗?
说起来这事儿确实是喜事,如果不去请的话,好像又有些不好。
但是专门去请的话,好像也不好。
这样的事儿在她看来是无比大的喜事,在封建的时代里,并不是多么好的事,端看个人怎么看了。
她并不想请那些无关的人过来,然后让他们家,又成了众人的谈资。
“要不别说是什么事儿,就跟爹说,让他来一趟这边有喜事。”
至于什么事儿,他来了不就知道了吗。
这事儿也确实了,一般人碰不到。
哪有子女给爹娘办喜事的?
良缘觉得当初陈氏年轻那会儿,嫁给山海爹的时候,不说多风光了,那时候也没条件。
而现在自己家条件里还算挺好的,定要让陈氏风风光光的。
这是女人生命中最大的事儿之一,是最美丽的时候。
虽然已算是迟暮婚姻了,可是她觉得她婆婆还年轻着呢。
良缘去买了一些上好的胭脂水粉,她要给婆婆画一个美美的妆。
又去布庄,买了一套比较端庄的喜服,并不是那种多花哨的,花哨的陈氏定不愿意穿呢。
她把自己挖的那些珍珠带来了,找了好几家,只有一家勉强答应,还是看他们给的定金和那上好的珍珠份上,觉得那么好的珍珠,给别人做坏了有些可惜。
手艺师傅答应,他三天之内定给他们做出来一套体面的头面。
那些米粒大一点的小珍珠,良缘还真的让莫山海给磨成了珍珠粉。
这婆媳俩天天早晚的,往脸上涂抹着呢。
不要说良缘和陈氏了,就是莫山海看着她婆媳俩的肤色,也确实比之前要好了很多,脸上光滑细腻了很多。
先这让他决定以后,定要多去海里,多多的打捞那些贝壳。
不为别的,只为多挖点珍珠,让他媳妇和娘变得美美的。
他们在镇上又去剪纸铺,买了许多红的双喜和窗花。
买着买着,不知不觉就他们的马车已经装不下,另外又雇了两辆马车一起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