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直觉得如果现在不做这些措施的话,生活安逸久了,有可能会把这事儿给忘记。
后山上的大船一定要竖起来,而且是全村每家每户集资造这艘船,这样全村人才会更加的爱惜那船,和记住这件事儿。
良缘也觉得那地动仪还是要做,就算他们这边现在用不上,到别的地方也可以用,。
闻人承宣已经问过她了,可不可以多做两个,拿到朝廷上。
良缘自然是答应的,但是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要再供出是她想出来的这个东西。
跟他们待在一块久了的闻人承宣,也知道良缘是什么习性的人,对她们一家都很是钦佩。
一般难有人能够摒弃富贵,而蜗居在小山村里,过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日子。
即便是如此,良缘他们还是把这样枯燥乏味的小日子,过成了诗画儿一般。
不过闻人承宣把成品地动仪,献给了朝廷之后,得到的奖赏,他一分不少的全拿来给了良缘,这是后话。
有了小岛之行后的一应事儿,莫家村上的人,每日里更加积极的生活着。
虽然忙碌却充实快乐。
忙碌的大年过去,外边儿该走亲戚的也已经走完。
今日是正月十六,莫白莲和付元江成亲的日子。
付家本来想在年前,就想定下他们成亲的日子,村长和村长媳妇儿舍不得,说是陪他们过完最后一个年。
付元江求娶的态度放得特别底,想着干脆让莫白莲再陪他爹娘过最后一个团圆的元宵节,所以日子就定在了正月十六这天。
整个莫家村都今非昔比,这一次又是村长嫁女儿,莫家村格外热闹,就连隔壁的张家村村长,都带着好几家跟他们关系比较好的过来道贺了。
而其他没有来的张家村村民,也是随了礼钱的。
良缘陪着莫白莲坐在她的闺房中,等待着付元江过来接新娘子。
莫白莲有些紧张,又沉溺在幸福当中,她今日的妆容非常的精致,并不像这边的那种大红大紫的新娘脸蛋。
头上的新娘头面,是良缘亲自画了设计图,让师傅打造的。
用料除了金子之外,还有他们自己从海底捞上来的珍珠,和螺钿配合。
这幅头面又变成了独一无二。
珍宝阁的掌柜的,立马又在店内摆出了新娘头面独一无二款十套,瞬间被抢空。
没抢到的人很是懊恼,都跟珍宝阁重金预订。
良缘和莫山海作为莫白莲和付元江共同的朋友,所以他们决定一家人分成两波,一方留在村里吃村长家的酒席,一方到山海镇上去付元江家吃就行。
村里自然是王大夫和陈氏留下来去村长家里吃,让莫山海和良缘去付元江家里。
而良缘作为莫白莲的闺蜜,是要陪着她一直到付元江来接走新娘子,她才走。
村长家就真的把三分之一的家底儿,都给莫白莲做了陪嫁。
另外还有村里人给的添妆,最大头当然是良缘了。
嫁妆足有二十八抬,大到衣柜和拔步床,小到锅碗瓢盆,当然最值钱的像地气首饰头面,珊瑚珍珠那些,都是在最前面,压箱底的银子,村长更是给了不少。
虽说是嫁女儿,可是这比娶媳妇儿花费的还要多得多。
他们就这一个女儿,嫁的又算是高门,不多给些嫁妆,怕女儿去了婆家以后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