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扶阳县的官差,是竹桥县的。当然救人的时候,已经不分是哪个县的人了。当官差把三个孩子和一只小狗抱到船上的时候,每个人都很欢喜。一天一夜了,救回来的百姓不足百个,能救一个是一个啊!
诗华舍不得自家的大澡盆,要不是这个大澡盆,三姐弟是过不下来的。可惜船太小,放不下澡盆。只得把它留在黄水中。
对于三姐弟和一只狗,在水里漂两日一夜还能活下来,官差们都感叹是他们命大。风细赶紧说是亡父保佑,一听柳父是个秀才,官差对三姐弟的态度又好上几分。
天黑之前,一艘小船送三姐弟到落脚点,其他的人仍在救援。落脚点是个山丘,此刻已经聚了上千人。
每个人面上都有劫后余生的喜悦,也有对目前环境的苦恼,和对未来的无望。三姐弟官差只发了一张旧毯子和三个碗,然后让他们每天去施粥的地方去领粥。就没再管他们了。
风细牵着诗华和云涛,云涛抱着小狗,三人一狗,在人群中找了一遍,一个熟悉的面孔也没找到。诗华哭了起来:“姐,太姥姥暮哥哥,大秀二秀他们,都淹死了吗?”
风细心一紧,但仍安慰妹妹:“也许他们被另外县的官差救了!等水灾过后,咱们会找到他们的。”
有树有石的地方已经被人占了,风细找了许久,才找到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把自己的油布铺在下面,再铺上毯子,然后让弟妹睡下。她不敢睡,怕有灾民来抢东西,抱着小狗坐在弟妹身边。直到夜深人静,她才睡下。
就这样,三姐弟成了竹桥县的灾民,每天中午一人一碗稀粥,再没有别的食物。和所有灾民一样,每天除了看洪水退下多少,就是盼着朝廷来赈灾。
一封朝奏九重天,当扶阳江决堤,扶阳县、竹桥县、南山县三个县被淹没。其中扶阳县和竹桥县县令,在决堤前,死在防洪中。南山县县令正组织三县官差救援。
三县数十万百姓,活下来的十不足一。如今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等待朝廷救援。这封奏折上达天听的时候,满朝皆惊。
这几年大周与四周各国摩擦不断,但国内并没有大灾出现。这次扶阳江决堤,算是近十年来最大的天灾了。
天子震怒加痛惜,一边派人查决堤的原因,是否有人在修堤款上贪污,导致扶阳江的堤不牢才会有这一灾的?
一边派钦差南下,安置灾民,助百姓重建家园。这钦差之人,天子当朝问,可有人愿意前往。等了许久,最后由四皇子,秦王殿下自动要求去救灾。
皇上很意外,如今几位得力皇子,都把劲头使在边疆的战场与他国的外交上,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帝都。
而秦王竟然愿意亲自南下,并且还要带上世子。这让皇上很欣喜。当即命户部配合秦王,拨大笔赈灾款和粮物,全力救援。
当然,从帝都到扶阳江,最快也要半个月,在钦差没来之前,那些活下来的人,就要靠自己了。
洪水终于退下,可是人们发现,扶阳县已经不复存在了。听说在许多年前,扶阳县本来就是扶阳江的江湾,因为常年干旱,慢慢就变成良田成了一个县。
而现在,一场洪水,又把扶阳县变成了江湾。并且变成了两道江流。风细在听说扶阳县不得存在之后,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是,连故乡也没了吗?父亲的坟,青牛村的老房子,还有那我藏在木箱子里的那些钱和食物,也都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