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又又守着宋姨,说了好一会儿话。从小时候的记忆,到对母亲的印象。
把自己记忆里的,印象中的,原书中的,所有和宋清墨有关的事情,都讲给宋溪听。
说到宋清墨和沈恒结婚,随军之后教军嫂写字。宋溪浅浅笑了:“像是她会干的事儿。”
她的妹妹,在离开家人的那些年,也被人善待,过得很好。
宋溪已经知足了。
拜别宋姨,沈又又把所有药的用法用量都给年老,她的姨夫讲清楚,这才离开。
“她和你母亲感情一直很好,一时间无法接受你母亲离开这件事,以后还得辛苦你多来几趟,陪她说说话。”年老说着,手上的东西一股脑地塞给沈又又。
“姨夫,我来看我姨那还用你说吗,这东西你们自己留着,我现在可有钱了。”沈又又笑着推了回去,又凑近些,顽皮地说着:“我前几天,从赵家薅了不少东西,好几千块呢!”
年老没好气地看了沈又又一眼:“几千块钱就让你乐成这样,有没有一点你们独孤家的样子?”
沈又又撇嘴,独孤家以前再怎么样,她也没见过啊!再说了,现在都躲起来,改姓宋了,就算以前再怎么辉煌,也没用啊!
好在她身上有赵家给她的两千块钱,这在1975年可是一笔巨款,买房都是够的。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沈又又揣着巨款,到了供销社。
供销社还是上次那两个销售员,这年头供销社的售货员可不是谁都能当的,背后没点关系,根本当不上售货员。
那个年长的售货员看到沈又又,记起她就是那个让自己道歉的穷人,根本没有搭理她。
身上几毛钱,还不够她一天的饭钱呢,根本不值得她去服务。
倒是年轻一点的售货员,看到沈又又,主动过来问她需要什么东西。
年长的售货员嗤了一声,看着殷勤的售货员道:“小孙,你刚来还不知道吧,咱们这供销社离县里近,有些农民啊,身上一毛钱也没,就想进来见见世面,其实什么都买不起。
你有这个推销的功夫,还不如坐着歇会儿呢。再说了,就算真的卖出去东西,领导也不会给你多涨一毛钱工资。
倒不如啊……”
年长的女人意味深长,冲着小孙笑了一下。
这年头谁不知道供销社的售货员是最吃香的工作,一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不说,上班还不用干什么重活。家里亲戚朋友想要什么紧俏货,也得拜托她们帮忙留意着。
要是外人想要买供销社的好东西,那更是塞钱塞票的,都得找她们走关系。
这年头谁家结婚不得买三转一响,那不都得找她们供销社买。还有港城那边过来的电视机,那可是最让人眼热的好东西,整个桐市也没有几台。
她们供销社这回一下子就分到了两台电视,好多人眼巴巴等着呢!
被她叫做小孙的女孩儿没有把她说的当回事儿,大方地回应:“陈姐,刚好我也没什么事儿,给这位同志介绍一下,也算是看看咱们供销社都有什么东西。回头要是领导问起来,我也知道都有啥。”
陈姐撇撇嘴,没有理会年轻人对工作的热情。
她们只是售货员,把东西卖出去换成钱不就得了,哪有小孙那么多事儿,还要熟悉什么东西,领导才懒得管这些事儿呢!
陈姐没有理会,继续坐下打毛衣。
小孙拉着沈又又到了另一头放布匹的地方:“你别搭理她,陈姐在供销社好多年了,算是老人儿。你下回来买东西,直接找我就成。
我叫孙娜娜,家里就是桐市的,刚工作不久。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问我!”
孙娜娜热情的服务,让沈又又感到舒服又熨帖。
孙娜娜害怕沈又又像上次一样,身上只有五毛钱,又补充了一句:“就算不买东西进来看看也行,以后需要再来买就是了。”
沈又又挑眉,她记得,这年头的工资都是固定的,应该还没有销售提成这一说吧。
“你别嫌我多嘴啊。我其实也是走了一点点关系,才找到这份工作的。”孙娜娜有些害羞地吐了吐舌头:“不过我是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能够把东西卖给需要的人,看到他们满足的笑容,我也很开心。”
沈又又感慨,真是一个做销售的好苗子啊!
“行,那咱们就从布匹开始看吧,来都来了。”沈又又刚好站在放布匹的柜台前。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