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紫陌下山与老苏一行人汇合,然后大家就都拖着马草下山了。
好在王桂英此前已经将大部分马草都给收进了空间里,这些草好好存着的话,估计足够那小花吃一个冬天了。
这山上别的不多,就这草料多得很。反正村里也没有几家有大牲口,于是就都便宜了老苏。
翌日,老苏一家吃过早饭以后,便辞别了狗蛋儿一家。
老苏赶着马车,一家人缓缓地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小山村。
“爹,咱们要去哪儿?”苏紫陌问。
“先把镇上的宅子退租,然后再采买一些干粮留着路上吃,就可以进城咯。”
六六就好奇地问:“爹,咱们要去县城定居吗?”
老苏摇摇头说:“不,这里不适合咱们居住。我们要离开边城,得往里边儿挪挪。”
退房的过程十分顺利,毕竟镇上的人都知道苏家跟何家有牵扯。
老苏拿了退回来的定金和剩下的租金之后,便回去将自家的东西都给收拾了。马车被塞得满满的,就连车子外面也挂满了马草。
县城关城门以前,小花终于踢踢踏踏地拉着特大号的马车进了城。
一家人直接花钱找了处民宅借宿,那家是一对老夫妻在居住,所以家里的地方倒也宽敞。
翌日,大家吃过了早饭,便接着往前走。
老苏漫无目的地赶着马车,反正只要是跟边境相反的方向就成。
走了半个多月的样子,老苏一家人终于找到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小山村。
大家都很希望在这里定居,询问过后才知道,得先去县衙办理户籍,才能在这里买房子。
花溪村,隶属于金陵县的管辖。
据说这里的县官公正严明铁面无私,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儿,所以老苏才坚定了要住在这里的决心。
“里正,我们能否先在村子里找地方住上一宿?我明日就去衙门办户籍手续。咱们也不白住,给房租的。”老苏正色道。
里正是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腰背挺直面色红润。
闻言他就点了点头说:“那好吧,村里暂时没有空房子,要不……”
没等他说完呢,身后一老婆子就插言道:“我妹子家不是有地方么,让他们去那儿住吧。刚好她家也没啥来钱的路子,就当是帮帮她们孤儿寡母了。”
里正面有难色,但碍于自家婆娘的威势,他只能点了头。
村民们也有不少都在议论:“哟,瞧见没?这大马车可真阔气。”
“可不,没想到咱们这穷地方,竟然也能吸引来有钱人。”
“咱们这里空有一副好景致,地里却很难长出庄稼来,这帮人估计是被表面现象给骗了。”
老苏一家跟在里正夫妇身后,左拐右拐地走了差不多有两盏茶的时间,这才来到一处大院子前面。
原本老苏以为这里风景这么好,村子应该会很富有。可没想到走了一路,他就发现这里并不是很富裕,村民们的衣服大多也都打着补丁。
难怪他们看向自己那马车的时候,就跟见了鬼似的。
如果不是碍于里正在场,他们估计也会跟那些孩子们似的,好奇地过来围观吧。
“秀娥,翠翠,大姨来看你们了。”里正家的婆娘周氏大喊道。
然后从堂屋里就走出来了一个三角眼、吊眼梢的妇人。看她身上的衣着,倒是七成新的,貌似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差。
“这就是我妹子周秀娥,还有我外甥女翠翠。这里就她们俩人住,地方宽敞得很。”周氏笑着说。
“姐,你带这些外人来咱家干啥?”周秀娥两片薄嘴唇上下翻飞地问。
然后周氏就拉着她去了一旁,跟她嘀咕了好一阵子之后,两人这才回来。
“你们也不像是穷人,既然住在我家,那得说好要住多久,还有每天给多少钱。”周秀娥道。
王桂英就说:“大妹子,这都是应该的。咱家就租你家的东厢房好了,一天给你十文钱咋样?”
“什么,才给十文钱?你们这老些人呢。”周秀娥顿时就不乐意了。
苏紫陌就说:“里正爷爷,既然人家不乐意,那咱们就换一家住好了。这里我们已经打听过了,就算是在客栈住宿的话,两间屋子,一天顶多也就二十文钱左右。”
四娃也说:“就是,而且人家还负责给烧热水呢。”
周秀娥嘴唇动了动,最终却没有继续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