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那边儿,二十多个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油子全都挨了板子。
他们这些年在那里帮着衙门管理土地,平时没少克扣那些罪人们的伙食什么的,搞得自己肥得流油,犯人们则骨瘦如柴。
吴宪达气得够呛,心说自己眼瞅着有希望当知府了,结果出了这么个事儿。这绝对是故意来给自己升迁的道路上添堵的,因此他一定要处理好这件事,好给苏家一个交代。
那天苏紫陌给苏二贵拿了五百两银子,让他给犯人们买棉衣的同时,顺便再请郎中给他们都看看伤。
要知道这些人现在可都是她的财富呀,这要是病死了啥的,那损失的岂不是她自己么。
李氏在得知二儿子也跟三儿子借了光,成为了好几个大田庄的管事之后,她笑得顿时合不拢嘴。
“老三真是有出息了,这还多亏了咱家五福。我早就说过,那丫头就是个天生带福的,怎么样,果不其然吧?”
“娘,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您跟咱们回村儿吧。”王桂英说。
“好,我老婆子这些天都吃可多饭了,身体也养得好了许多。哎,我之前是害怕吓坏了我的宝贝孙子们,现在可以跟你们回去了。”
二十六这天,李氏跟着回了花溪村。
得知苏老爷的亲娘,县主的亲祖母到了,村儿里人就跟开欢迎大会似的。
村口那里就扯了大红布,再加上过年,家家户户都是张灯结彩的。
有的人们手里还举着用彩色布头弄的小旗子,见马车来了,妇人们就一起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苏老夫人。”
李氏哪里见过这阵仗?她直接就被惊得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了,甚至舌头也跟着打结了。
“三贵呀,她们这是欢迎我呢么?”
“是啊娘,您现在可是整个县城身份最尊贵的老夫人呢!”王桂英笑着说。
李氏单手捂着心口,深吸了几口气,又问:“五福哇,快帮奶奶看看,我这头发乱不乱?还有我这脸,你早上给我抹了啥呀,咋那么香呢?”
苏紫陌就说:“奶,您现在衣服得体,头发一丝不乱,脸上的妆容也非常好。等会儿下车以后,里正他们应该能来家里给您见礼,到时候您一定要绷住架子。”
“里正那大小也是个官儿不是,我还敢跟人家摆架子?”
王桂英就说:“娘,现在您亲孙女是县主,皇上把整个县城都赐给她了,连县太爷见了她都得行礼呢。”
“那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一定不给咱五福丢人。”
进了村儿,老苏就没赶马车了,而是下了车,跟村民们开始寒暄。
小花则自顾自地迈着它激动的小步伐,颠儿颠儿地往家跑,它可想它家儿子了呢。
李氏则掀开了马车帘子,跟两侧的村民们摆手示意。奈何小花不听她的话,想停下来都不可能。
村民们也都知道小花的臭脾气,所以对于李氏没下车的这个举动,他们并不觉得有啥的。
“苏老爷呀,听说你娘过来了。等会儿我们想要去见一见老夫人的,不知道方不方便呐?”赵婆子笑着说。
老苏就说:“方便方便,等会儿大家都过去哈,我让人泡好茶招待各位。”
翠翠看着老苏离去的背影,心里边儿那叫一个郁闷。心说这么好的男人,他咋就不近女色呢?莫非是他那方面不行?
自己好歹也是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勾搭他那么多次都勾搭不了,真是气死她了。
“娘,您是没见那苏老爷,人家现在可狂了呢。听说家里边儿光下人就买了一大堆,现在就连泡茶啥的,人家都说我让人泡茶,而不是说亲手泡茶了。”
“你这孩子,往后还得想办法跟县主多亲多近。不图别的,只要你有朝一日能成为她的嫂子之一,那娘就知足了。”
翠翠捏着帕子怒道:“哼,他们家那些小子,一个个的也都跟块木头疙瘩似的,一点儿也不懂得欣赏。一定是随了他们爹,一家子木头。”
下了马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二层小楼。
李氏笑得嘴都合不拢,一个劲儿地说好。
然后一二三四五,五个小少年就齐齐从里边儿冲了出来,将李氏给围在了当中,让她体会到了一把当花心儿的感觉。
“哟,这是六六吧?都长这么高啦,不错不错。”
“大娃变化最大,奶奶都快认不出了。二娃也越来越出息了,虎头虎脑的。”
“小三、小四,你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