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时分,新年的喜气已然褪去,但冬日寒风依旧,军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抄家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经过一系列的大案,朱旭此时国库已然充盈,有了足足2900万两银子,这相当于大明几年的税收了。
朱旭也没去纠结其中办案的官员拿了多少,只要事给自己办好了,目前这样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朱旭大手一挥,把之前欠发的俸禄与军饷都发了下去。
足足耗费了1300万两,还剩1600万两银子。
但是朱旭仍然心忧不已,此刻李自成已经跟随高迎祥成为了反贼。
他记得崇祯三年时期,农民军转入了山西,不少百姓由于缺少粮食活不下去了,都一股脑加入了起义军。
虽然他已经派温体仁前往山西处理了,但大明的这些官员一个比一个腐败,难免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是此刻他在皇宫之中离山西也是鞭长莫及,他要加速军改,手中有一支强军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变故。
他随后将工部尚书曹珖找来了。
“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
朱旭将曹珖找来询问了工部的状况。
他要让天子亲军全面披甲。
“曹尚书,工部现有铁甲多少副,火器多少。”
“回陛下,工部现有铁甲2500余副,三眼火铳600把,燧发枪300把,红衣大炮8门。”
听到这些数字,朱旭眉头微蹙。
这实在有些少了,卢象升的天雄军此刻已经有6000余人,日后还会扩大。
2500副铠甲,根本不够,甚至连前锋都武装不起来,而且这还只是说数量,没有论质量。
朱旭心中放心不下,决定与曹珖一同去工部看看。
片刻后,朱旭与一众锦衣卫来到了工部。
进入后,他一眼便看见了远处正在锻造铠甲的匠人们。
见皇帝到来众人纷纷拜见。
朱旭让他们继续忙活,随后便四处转了起来。
这越看越是心惊,工部内不少铁器已经生锈了,连守城重炮红衣大炮也已然有几门锈迹斑斑。
朱旭脸色立刻就沉了下去:“曹尚书,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朕看见不少铠甲与火器都已经腐朽。”
曹珖战战兢兢的回道:“陛下,臣上任时便是如此,已经在着力整顿。
曹珖是今年刚刚当上工部尚书没多久,他刚来工部的时候,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
工人寥寥无几,工部生产效率缓慢底下,库房内刀剑铠甲更是锈迹斑斑,有一半都已经快要报废了。
朱旭听后压抑着内心的怒气:“朕知晓了,朕会让毕自严给你调拨100万两银子的。”
“你加紧监造兵器,朕月底要看见5000副铁甲。”
“是陛下!”
也不怪朱旭想要发火,这些官员的手伸的实在太长了,连工部的铠甲都粗制滥造。
曹珖这个人是一个能臣,只是后来被党争打击了下去,创新不一定够用,守成绝对是够了。
等大明被盘活过来之后,自己再升级火器。
到时候势必要兵临盛京,打的那皇太极哭爹喊娘。
话说此时的盛京,皇太极在东归之后,掳掠了大量的钱粮与百姓。
他此时正抚摸着面前的大炮,红衣大炮他皇太极也有了。
之前一直被明军用红衣大炮打的难受不已,现在明军的军备优势被彻底拉平了。
接下来便待后金军渡过此番寒冬,便可以吞并林丹汗,彻底统一草原。
这样他的对手便只有大明了。
而此刻回到边关的袁崇焕虽然降为了巡抚,但是边关将帅们都仍然听他的话。
他此刻坐在营帐之中,斥候正在向他汇报近日边疆的情况。
“报告大帅,草原鞑子屡次犯边,袭扰我大明百姓。”
袁崇焕听后眼神一凝,林丹汗是他的老仇人了。
要不是他撤出察尔哈右翼,让皇太极借道草原,皇太极也不能长驱直入攻入关内。
现在又多次犯边,看来真当要好好处理一下他了,不过他与皇太极一样,都在等,等来年春的时候,那时他便会出关。
陛下近些日来已经把辽东军饷全部发了下来,虽然陛下这一举措让他有些始料不及。
但是既然军饷已经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