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伴随着咆哮如同海啸一般向着起义军冲来。
一名冲锋在前的明军士兵,用尽全力向前刺出长枪,长枪伴随着高速移动的战马,突入军阵之中。
瞬间将面前的盾牌刺穿,盾牌后的人如同稻草一般被挑了起来,连哀嚎都没能发出来便死去。
明军骑兵如同狼入羊群一般,突入军阵之中,起义军前锋军阵很快便濒临溃败。
刘国能站在后方眼神冷漠的看着这一幕,他的队伍组成了三道防线,防线之间相隔数百米。
最前方的前锋大多皆是一些老弱病残和不会打仗的流民,死了也就死了,再招募一批便是。
第二道防线才是他队伍真正的前锋,这些人都经历过多场战斗,能力不弱,也没那么容易溃败。
至于最后一道防线则是队伍中为数不多的骑兵,只有数千人,大多皆是叛逃的明军士兵,少量是后来学成的。
骑兵在流寇的队伍之中是十分罕见的存在,需要经过大量训练。
一个正常人需要一定的训练才可以掌握骑马,而后好需要在马上射箭,挥刀,这些都需要大量训练。
这批骑兵才是刘国能最重视的精锐,少一个都会心痛不已。
前锋的起义军在,明军中军的冲杀之下很快便形成了溃败之势,那督战老兵砍了几个人都止不住溃败势头。
溃兵们纷纷向后逃窜,明军则在身后追赶,突然间箭矢如同暴雨般袭来。
正向着后方逃窜人一瞬间便被射成了刺猬,不少明军也来不及反应被射落下马。
最前方的人见此连忙顿住脚步,面露惶恐之色,又是一轮箭雨袭来,人群之中响起哀嚎之声。
“为什么,为什么要杀我们!”
他们不解的向着不远处的人发问,明明他们同为起义军,为什么要射杀他们。
不过回应他们的是督战士兵的弯刀,弯刀落下头颅高高飞起。
他们见后方无路可退,只能四散开来,有的向着左右逃去,有勇武之人心一横,拿着手中的武器转头冲向明军。
方才那一轮的箭雨,明军士兵早已做好了准备,并未有多少士兵受到冲击。
他们再次加速向前冲杀溃兵,不把面前的阻碍清除,他们碰不到后方的流寇。
刘国能的目的也就在这,他知道明军装备精良,如果全军压上正面与明军作战,势必会被冲杀的溃败。
他打算用这些可有可无的炮灰消耗明军骑兵的力量,毕竟就算是一万头猪放在这让他们砍,也得砍上一个时辰吧。
但是显然他对于自己的方案有些自信过头了,明军的这一批新军可是专门进行过体力与爆发力的训练。
很快面前溃兵四散开来,他的精锐部队暴露在了骑兵的铁骑之下。
而左翼此刻也已经告急,刘国能派李成率500骑兵督战左翼。
左翼卢象升也没想到,他的第二次战斗这么顺利,流寇的左翼与之前的建奴白甲兵比起来简直就是纸糊的。
披甲率低的可怜,大多人都是衣衫褴褛的拿着把刀就冲上来了,他手中的大刀快速挥舞,顷刻之间便杀敌数十。
他率领的左翼骑兵如同一条怒龙一般将流寇左翼切割为两半。
骑兵将流寇左翼切开后,准备再次迂回进行冲杀。
流寇军阵已然即将溃散,此时一支披甲骑兵出现在战场之中,身上的铠甲赫然是边军的棉甲,这些人原来都是边军之人,现在成为了流寇。
(棉甲由棉花压实制作而成,其防御能力不比铁甲差多少,并且由于重量轻,便于携带故崇祯时期迅速增多)
他们指挥着步兵手持盾牌挡在前面。
卢象升见有敌人袭来,怡然不惧,身先士卒向着前方杀去。
天雄军的将士们见主将如此悍勇,也是备受鼓舞,都怒吼着向前杀去。
流寇军阵此时一分为二,但是在李成等人督战之下暂时稳定了下来。
战马带着骑兵高速向前推进,当盾牌与铁蹄接触的瞬间,处在最前方的步兵手骨瞬间断裂,而后如同泰山般巨力袭来,令其止不住的向后退去。
身后的流寇死死抵住前方的人想要扛住战马的冲击。
但是明军战马虽并未全身披甲,但也是半具装骑兵,连人带马将近一吨的重量,在高速移动下向前冲去。
只是片刻队列最前方的人便被掀飞出去,如同破布娃娃一般砸落在地。
流寇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