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太后还是打算逗逗他道,“那可不成,你是我皇侄,苒丫头是孙子辈,你俩差了辈份不合适。”
百里宸渊心想着,皇室哪里会讲什么辈份。
姑侄同侍一夫,再正常不过,前朝还有外甥女嫁舅舅的呢。
“不过……”就在他大为失望之际,太后突然话风一转,“你要是能让苒丫头点头,我倒不是不可以赐婚。”
百里宸渊脸上失望未退,他要是能让她点头,还求什么旨啊。
百里宸渊见自己打的主意没得逞,只好又将话题转了回来。
“太后当年为何要将周熙和送走?”
若他查到的东西没错,当时,皇帝被先帝遣入京城,与自己生父商讨要事。
而当时身为世子妃的元后,挺着七个多月的身孕回娘家给祖母祝寿,是在回程时遇到刺客,受了惊吓以至于在船上早产。
元后难产而亡,听说小世孙也跟着早夭了,只是未见尸骨,但有传言,小世孙还在世子妃肚子里就憋死了,根本没生下来。
但如今事情与当年传言并不相同,最让他不解的是,若是当时太后已经救了小世孙,为什么不带在身边,而是将还在襁褓中的孩子送走。
太后早知他会问起这事,也没有瞒他,将当年与周熙和说过的话,再与他说了一遍。
当年高宗皇帝一心废嫡立庶,朝中局势纷乱。
太子虽有仁名,但与当今圣上有得一拼的便是心太软。
做事做人总留三分余地,正是因此那些跳梁小丑总是层出不穷。
仁太子其实并无心皇位,但却不得不争,因为他背后还有很多要靠他保全的人。
有高祖皇帝支持,四皇子一党,动作一次比一次人更加猖狂。
但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站队四皇子的,就以当时的玉家为利。
玉家不是不想靠,而是靠不上,当时的皇贵妃初入宫时,不过是个宫女,曾被玉家那里正得宠的贵人羞辱过。
皇贵妃是个记仇,得了圣宠后便让人将玉贵人一刀刀给凌迟了。
便是真的玉家不计较,四皇子也不会信任他们。
而仁太子更是看不上玉家如墙头草的作风。
玉家两边靠不上,又想挣一份从龙之功,便将主意打到废太子,也就是先帝头上。
先帝偏安一隅,在仁太子的护持下,在封地可以说小日子过的十分不错,自然也不想回京。
至于,让皇帝私下与仁太子往来,也不过感他一份恩情,知他在京中艰难,兄弟相互帮衬而已。
这事被玉家发现后,却认为是机会。
玉家老太爷先后几次派人来游说先帝,都被先帝赶了出去。
随后不知玉家是从哪里打听到的消息,发现世子妃与他玉家女儿竟有几分相像,便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世子妃之事便是玉家出的手。
玉家想把女儿嫁给当时还是世子的皇帝,自然不仅要除了他的原配,也不可能让他的嫡子留在世上。
否则,便是日后事成,也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