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的事儿随其自然吧,咱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来人呐,让太医好好给胡丞相做个检查。一定得让胡丞相把身体养好了。”
胡惟庸:???
胡惟庸更懵逼了。
这什么意思?
要说上次,可能说陛下体恤老臣,他圣眷正浓。陛下给他留面子。
可这次他又把事情搞砸了。
陛下不仅不惩罚他,还关心他的身体。
这就很奇怪了。
难道说,陛下表面阔达,内心十分愤怒?
派太医给他治疗身体,是为了找个合适的理由,撸了他丞相的职位?
“哈哈哈……胡丞相,论圣眷,您绝对是这个。”四大商人全部竖起大拇指,又给胡惟庸家里送了几箱金银珠宝。
“陛下已经对您完全信任了,咱是不是适当的将价格再往上提提了?”
“现如今,您圣眷正浓,再趁此机会立个大功。您丞相之位绝对无人撼动。您将是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胡惟庸并没有迷失在四大商人的恭维里。
自从最近这股“圣眷”降到他头上之后,他心里总是一股毛毛的。
以往珠光宝气的金银珠宝,在他眼里变成了一把把收割他性命的镰刀。
他总觉得有有一把钢刀竖在他脑后。随时都可以落下来。
“不行,事情有些不对,不能这么莽撞了,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胡惟庸准备暂且收手。不能莽着干。
最起码表面功夫他得做足,绝对不能让朱元璋抓到任何把柄。
后来的几天,胡惟庸联合四大商行做了好几场戏。
又是百姓不满,联合暴动。又是商家奸滑,抵死不卖粮,甚至为了效果,他亲自带队抄了两家小粮商。
吃住都在第一现场,体现的就是一个殚精竭虑。
如此反复横跳了好几次,胡惟庸拿着三倍的粮价向朱元璋请罪。
这次他真正“抑制”粮价,朱元璋不会再阴阳怪气了吧?
以他“无能”的表现,最起码不得挨上几脚?
陛下不黑着脸揍人,他实在不习惯。
陛下对他越好,他心里越发毛。
“甘霖娘!你怎么这么没用。”
果然,朱元璋开始揍人了。
“让你多涨点,多涨点,你就是不听。前两天还从五成涨到两倍,这两天只从两倍涨到三倍?”
“让你休息,你非得上工,老子都把太医给你派去让你有正当的理由不插手粮价的事儿了。你非得顶着脑袋往前凑。”
朱元璋揍胡惟庸一顿,一脚将他踢到门外。
“咱给你五天时间,你要是不把粮价涨到五倍,我特么扒了你的皮!”
胡惟庸:(?′??益??)
这世界怎么了?
他殚精竭虑抑制粮价,他还有错了?
丞相府。
胡惟庸鼻青脸肿的躺在床上养伤。
四大商人提着各种各样的礼物前来探望。
“丞相辛苦,为了粮价上涨的事儿,您付出颇多,我等牢记在心。您放心,我等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等我们的事儿成功,我等还会有谢礼送上。”
四大商人鞠躬九十度,弯腰下去久久不上来。先给胡惟庸画个大饼过后,再说他们的目的。
“不过丞相。事情还未成功,您还需努力。只三倍粮价还不是顶点,咱们的计划是到十五倍粮价再捐粮。”
胡惟庸动动嘴唇,无语的看了四大商人一眼,幽幽的问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挨揍吗?”
四大商人讶然:不就是没有控制住粮价,导致粮价上涨过快而被罚吗?
胡惟庸长叹一口气。“我是因为粮价上涨太慢而被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