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房间,充斥着劣质香水和香烟味道。
一个化妆到一半的小丑,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角落里,对着镜子在化妆。
他试图让自己笑起来。
太久的心理压力,让这个小丑的内心有些压抑。
笑,对他来说,似乎是一种奢侈。
镜子里的他,先是咧了咧嘴,但是笑容并不是太过于明显。
老板再三交代,作为一个专业的小丑,除了自己的妆容之外,迷人的微笑,也是不可缺少的。
为了这个笑,小丑亚瑟已经尝试了无数次。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手指去拉开自己的嘴角。
镜子里的小丑终于笑了,而且还是那种最迷人的笑。
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笑容,小丑的眼角有眼泪滑落。
这一次的笑,才是一个正常小丑该有的笑容,这让他感到极其的欣慰。
导演托德看着监视器里的小丑,内心莫名就激动了起来。
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小丑。
一个真正与剧本角色契合的小丑。
“咔”的声音响起,其他人都去忙碌自己的事情了,只有江华,还呆坐在镜子前。
自己饰演的小丑,是一个有着pseudobulbar affect(pba)疾病的男人。
假性延髓情绪障碍,这是亚瑟小时候受虐待导致的脑损伤引起的疾病。
他不能控制自己的哭笑,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大笑起来。
小丑亚瑟是一个被人歧视的对象,身边,没有朋友。
之后那个女友,也只是小丑亚瑟在断了药之后产生了严重的幻觉,在自己的意识形态里虚拟出来的。
被抢广告牌,被打,是社会群体对小丑造成的伤害。
被老板辞退,被扣工资,是阶级层面的伤害。
被金融精英调侃欺负,然后反杀他们,是高层人士对小丑的伤害。
母亲的幻想症,让小丑亚瑟再一次受到伤害。
各种伤害累积在一起,让小丑亚瑟的内心一次次被扭曲。
睡眠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pba,多种的疾病,让小丑亚瑟过的极其的压抑。
最初的时候,他想努力的去做一个正常人。
但是一次次的伤害,让小丑亚瑟觉得生活太过于艰辛,好在,还有一个梦想在支撑着他的生活,那就是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
而当梦想最终也崩塌的时候,小丑亚瑟手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丢失了。
他要反抗。
他要自由。
他要一个公道。
最后,当街道上出现众多戴着小丑面具的人出现之后,小丑亚瑟看到了自己被同阶层的人认同,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江华开始慢慢融入到人物中去了。
第二幕。
小丑亚瑟坐在杂物间里。
四周是堆叠的凌乱的书籍和其他东西,而小丑亚瑟一个人坐在这堆杂物的中间。
“哈哈……”
“哈哈哈……”
这是小丑亚瑟的笑声,一种几乎完全崩溃的笑声。
现场已经寂静到了让人害怕。
大家都在凝视着在镜头前的江华,在静静欣赏着江华有些夸张的表演。
谁也不知道,当时为了要模仿这一段表演,江华一个人在精神病院整整住了三天。
当时江华是和一位pba患者住在一起的。
他每天都在观察着这名pba患者的各种表现,然后再临摹他的动作和笑声。
听到江华的笑声,托德是第一个被震撼到的。
他也去过精神病院,也看到过pba患者发病时的状态。
眼前的江华,如果自己不是知道他是在演戏的话,托德甚至要怀疑江华就是一名pba患者。
太神似了。
不……
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镜头里的江华在竭力的控制着自己。
只是,无论他如何控制,还是无法抵挡发病时的那种感觉。
也许是笑的太过于用力,小丑亚瑟的眼眶里已经噙满了泪水。
油腻的黑发下,那双眼睛,显得很是无助。
托德实在是不忍心再拍下去了,在江华眼泪就要流下来的那一刻,他喊了“咔”。
太精彩了。
就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