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闻言,顿时大喜。
许攸这个计策简直深得他心。
可不是嘛。
他是盟主,自然有为下面的人出头的义务。
先去调停,如果刘诞不同意,那就怪不得他了。
所以。
袁绍第一时间将王匡和张杨找来,将他的打算说出来。
两人听了后,也是大喜。
但很快,两人也有自己的担忧。
张杨道,“盟主啊,不是在下不想回到上党,而是难以回去,恐怕太尉也不会同意吧。”
他张杨在上党之前说话有人听,那是因为他手中有五万大军,现在他都带了四万人出来,不让刘诞得手。
估计刘诞心里早就恨死他了。
没看到来到这里,刘诞连正眼都没有瞧过他吗?
就好像是看都没有看到他一般。
其实。
如果他想要回上党,只要将他手中的兵权交出去给刘诞,估计刘诞也不会为难他。
然而。
交了兵权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呢。
袁绍出声道,“放心,本盟主会出面,亲自为你们作主。”
张杨大喜,连忙感谢道,“如此,在下先谢过盟主。”
能够回去继续当他的上党郡太守,手中又握有兵权,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王匡也提出了他的担心,他道,“要是太尉不同意呢?”
袁绍轻蔑一笑道,“他不同意?他不同意就是不将我等放在眼里,不将朝廷放在眼里。”
对于袁绍这样的说法,王匡心里不屑的撇撇嘴。
刘诞要是真的安分守己,又怎么会故意霸占他河内的县城,夺了张杨的上党郡呢?
张杨也出声道,“不过,盟主你也看到了,太尉来到这里之后,对盟主你可不是怎么尊敬呢。”
袁绍的脸色顿时阴沉起来,冷哼道,“他要是不答应,那就别怪本盟主不讲情面了。”
王匡和张杨一听,脸上充满期待的问道,“不知道盟主打算怎么做呢?”
袁绍缓缓出声道,“那就由你们出兵去将你们失去的地方夺回来。”
王匡和张杨一听袁绍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这个,两人的脸色马上就不好看了。
他们两人可是知道刘诞的厉害。
要不然也不会忍气吞声,张杨更加不会为了平息刘诞的怒火,故意留下一万兵马给刘诞呢。
如果可以动手收拾刘诞,他们早就动手了,何须等到现在?
王匡直接道,“盟主,如果是动兵戈的话,请恕在下难以办到。”
河内也就只有几万兵马,看似很多,但是王匡是亲自见过刘诞击败南匈奴的情形,对刘诞及刘诞的麾下士兵的强悍是深有体会。
让他面对刘诞,他才不愿意去做呢。
袁绍问王匡道,“难不成你就愿意让他霸占你河内的地方?”
王匡苦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谁让在下不如太尉呢?”
他河内虽然富裕,兵马粮草相较于其他的郡是比较多。
但是人家刘诞之前是冀州牧,现在是并州牧,冀州和并州都在他的管辖之下,两个州加起来兵马粮草比河内多了不知道多少倍,更别提刘诞的兵马还如此的强悍。
他王匡就算不满,就算天天在家里扎刘诞的小人,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他这点兵马还没有让他有勇气去对付刘诞,抢回属于自己的那几个县城。
张杨也是差不多。
他要是敢和刘诞干一架,他也就不会带着人跑来这里会盟,以避刘诞的锋芒。
看到这两个家伙居然都对刘诞如此畏惧,袁绍心里大骂两个人废物。
袁绍道,“有本盟主为你们撑腰,你们怕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心里还是不敢。
张杨道,“就算我们两个人联手起来,也不是太尉的对手啊。”
南匈奴叛乱的时候,有多少兵马来着?
号称十万还是二十万?
最后还不是被太尉给灭了?
我自己能有多少兵马,不过四万人,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还折损了一些,现在才三万多的兵马。
这点兵马,你借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去招惹太尉啊。
王匡在旁边点头,表示赞同张杨的意见。
他们可以跟着袁绍在这里针对刘诞,但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