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关系也可以,在外边见到,当然要打招呼了。
李美玲却拉住了他,“还是别打扰人家了,”语气酸溜溜的。
王东也意识到俩人的气氛确实不好打扰,不过待俩人走后,李美玲又马上拉着王东上前,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柜台里五光十色的手表。
售货员今年心情很不错,见又是两个年轻人,笑容可掬的问,“同志,想买一块什么样的表?”
李美玲从小就有一个戴手表的梦想,只不过她家里条件不好,兄弟也多,父母根本不可能给她买手表戴。
后来下乡,就更没有经济能力买表了。
听售货员问,眼神闪烁了一下,反问道,“刚才那个女同志买的什么样式的?”
江晚晚的那款也没有了,不过有差不多的,售货员指着柜台里道,“她买了一块上海牌的女式手表。”
————————————————————————————————————————
75年左右,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政府鼓励农民养猪,这样产生大量的猪粪可作为有机肥料,当时有一个口号: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可以说已经放开了猪的养殖。
当然了,有些人家因为某种情况村干部就是想卡你,你也没辙,支书的权利大于天,那时有句话:惹着队长干重活,惹着保管抹秤砣,惹着会计用笔戳,惹着支书没法活。
有些人可能理解不了,为什么不反抗不举报?
在当时那个年代,政府机关没有当下这么完善,监管部门不到位,特别是那段时间,是相当混乱的,革委会三个字应该在很多年代文里出现过。
不过革委会并不是特定的某一个部门,当时每一个大队就是一个革命委员会,这么说来,你们应该就能体会到支书和大队长(革委会主任)的权力有多大了吧。
话题远了,再回到养猪上来,除了母猪有限制,阉割后的肥猪基本不限制,那为什么当初放开养猪了也没人养呢?不是政策不允许,是实际情况不允许,改革开放以前,粮食是不能个人买卖的,大队发那点儿粮食人吃的都不够呢,哪有更多的粮食养猪?所以猪肉依然会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