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奇门,若无人理会,最终会被天道吸收,将天道残缺的那一部分补全。
三年后,奇门一事人尽皆知,纷至沓来,以寻觅机缘。
此门之事,却无人可知。
后有道人下山,探查奇门无功而返,却收下一名弟子。
上贤学宫收到一封邀请函,邀请唯一跟在老先生身边的四弟子前往天下武府做文师。
于是老先生同样出山,收下一名弟子。
看到此时,棺华池微微一笑,看起来似乎都很正常。
奇门即将出现的第五年时,南境某座荒山出现了一个孩童。
帝城的某座道观发出一封信,远寄至万里之外的天下武府。
天下武府的府护玄武自武府离开,出现在南境,将孩童接走,放在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家里。
这个孩童,便是十一年前的棺华池。
他看了一眼奇门,想起了殉道前化身天道的一幕,又默默离开,去武府中修行一年,随后便前往妖族做为交换的学生,于万妖林修行十年。
交换到期以后,赶来云州,准备将奇门纳入手中。
魔族会来,在他的预料之中,他们不会放过这么一条近乎天道的大道。
这本就布局中的一环,让魔族催化天道,将鬼门关催化成熟,加快天道对其的掌控。
在白衣人将其点化后,那位收徒的道人、白袍少年的护道人、莫家老祖莫慕青以及她的朋友玄武,四位融天境前来阻止,让魔族空忙一场,为天道做嫁衣。
这是他殉道之前布局的最终结果。
后来,孩童看了鬼门关一眼,改变了布局结果。
他不想把鬼门关送给天道了,他决定将其捏在手中,毕竟被天道蕴养多年,已经不算是寻常大道。
棺华池不知自己为何殉道后还能复活,但有猜测,多半是与羽化飞升的师尊流渊有关。
那隐隐有着天道气息的俘魂阵便是师尊所留。
池竹波澜壮阔的二十余年修行,在小河中不过弹指一瞬,匆匆流逝。
棺华池伏在石桥边上,目光迷离,多么美妙的大道,可观前世今生。
不,是天道。
池竹的大道原本就是为天道所修,天道也欣然接受,不曾想蕴养多年后又被截胡。
从十一年看了一眼奇门后,天道就已不必再修,或许可筑地道,与天道相辅相成。
于是,他又在小河中,看见了另一个少年。
那少年比池竹还要年轻。
比池竹还要潦草的一生。
棺华池感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