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华的提问,陆希笑了下。
古代没有科学,更没有关于折射的研究,所以李华他们不知道是很正常的。
不过李华他们不知道,是因为他们也没有叉过鱼。
但是对于那些老渔民,或者农村那些经常摸鱼的熊孩子来说。
他们叉鱼一定是叉向鱼的斜下方,而不是将鱼叉对准鱼身。
他们解释不通,但就知道这么做是对的。
需要解释这个原因,就不得不说折射定律了。
其实我们往水中看,看到的鱼,不是鱼的本身,而是鱼的虚像。
而虚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
所以叉鱼需要往鱼斜下方去叉,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叉中鱼。
陆希有些皱眉,如果自己跟李华他们解释折射定律,那估计自己会被当成精神病。
所以陆希就在考虑,该想一个什么样的法子,来保证他们能领会折射定律。
陆希想了下说道:“拿个水盆过来,装好水。”
老方闻言,立即跑去马车上,拿了一个水盆,并且打好了水,放在了陆希面前。
陆希拿起一根筷子放在了水中,说道:“你们仔细看,当我把筷子放在水中时,筷子是不是折了一下。”
“而且,在水下那一段筷子是往上弯折的。”
众人看着水中这根筷子,有些惊讶。
筷子是直的,为何在水中就便弯了?
李华上前拿起筷子,确定筷子是直的。
然后他又把筷子放回了水中,又变弯了。
“为什么啊?”
李华再一次发出了疑问。
林若雨她们也是一阵好奇,就连林汐月和李千雪都不例外。
陆希摸了下鼻子说道:“额……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光?
介质?
折射率?
这都是些什么啊。
李华几人皱眉,显然没听懂。
陆希也叹了口气,自己能说出折射率已经很大胆了,再多自己就不能说了。
“其实你们也必要纠结这些是什么,你们只要知道,一个物体进入水中,我们看到它的物象都会发生变化就行了。”
其他人还好,听到陆希的话,也没有继续纠结,只有李华一个人在那拿着筷子放进放出的。
陆希走过去拍了拍李华的肩膀说道:“别想了,你想不明白的。”
一个古代人,试图搞懂折射定律,这不在闹么?
“陆希,你为何会知道这些?”
“我……”
陆希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自己怎么会知道这些,那当然当初上学时候,物理老师教的了。
陆希连忙扯开话题:“其实你想研究这个,不如研究珠算呢。等你研究明白珠算了,才有资格研究这个。”
“珠算谁不会啊?陆希,你少看不起我了。”
陆希冷笑一声:“那好,我考你一个题。”
陆希刚想说什么,见老方在一旁鬼鬼祟祟的听着,便向老方以及林若雨他们说道:“老方,你也来,娘子,你们有兴趣的话,也来。”
林若雨眉眼含笑,眨了眼美眸。
夏瑜狐狸眼眨巴着,红唇轻启:“陆希弟弟说说看,姐姐我以前天天管着红羽楼的账目,还真的不怕珠算。”
陆希闻言,看向李千雪,说道:“那你就更不怕了吧,能够处理的政务的长公主殿下。”
李千雪瞥了眼陆希,眼中有着莫名的自信。
“那好,那你们听着。”
“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子。我数了下,鸡和兔子的头加起来有三十五个,我又数了下,鸡和兔子的脚加起来有九十四个。”
“请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个?”
陆希说完,有些人便低头沉思起来。
老方更是想的抓耳挠腮。
萝儿和环儿两个小丫头,直接晕乎乎的。
两个小丫头的脑袋本来就小,哪能算这种题目啊。
陆希笑眯眯的看着他们,鸡兔同笼可是一道很经典的题目。
不多时,林若雨、夏瑜和李千雪三女同时抬起头,嘴角带笑的看向陆希。
陆希虽然惊讶,但也在情理之中。
这三位,两人天天看账本,另一人干脆在国家大事中畅游,这个题目还真的难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