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修言不知道县令的心思,他想着,这些东西,媳妇全部无偿教给了村民,根本没当做秘方,便跟县令说道:“县尊大人,这些东西的制作方法,我媳妇已经全部告诉了村长,由村长教导村民制作,谈不上什么秘方。大人可让村民教导别人,也可让村长提供制作方法。”
县令一听,居然全村人都已经掌握了制作方法,顿时心中一痛。
这裴家人,还真是蠢啊。
难道都不知道这些制作方法的价值吗?
若是他,他一定谁都不告诉,只将肥料和农药卖给他们,然后等粮食收成提升了,再上报朝廷,让朝廷嘉奖。
可是现在,居然整个村的人都会了。
真是愚蠢。
不过,还好,范围还没有扩大,那些愚蠢的村民,只要他一声令下,想来也不敢随意透露方法,不影响他向朝廷争取功劳。
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令,这次终于升迁有望了。
不过,既然不需要向裴家要制作方法了,那么第二件事情就可以不用跟他们商量了。
原本,县令打算,上报朝廷时,就说在他的英明决策和安排下,西周村村民顾乔等人一起研制出了能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的农药和肥料。
以此交换裴家手上的秘方。
可既然秘方已经不再是秘方了,那就没必要提什么顾乔了。
也不用与裴修言商议什么了。
反正,裴修言碍于读书人的清高,将这件事推到了他媳妇的身上。
而他媳妇,一个村妇,要这些虚名又没什么用。
他直接上报朝廷,就说是他苦心孤诣让人研制出来的,想来,裴修言也不会说什么。
县令直接说了第三件事。
“还有一事,我想用库中的税粮与西周村的粮食交换,将这些高产量的麦子作为种子,换给全县所有人,这样就能让全县的人都能更大幅度的提高产量!”
这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
裴修言觉得可行。
但是,利国利民不能牺牲个人的利益。
裴修言问道:“不知道大人想要怎么交换?”
西周村的粮食,品质远远高于市面上其他的粮食。
若是拿出去卖,那价格肯定高于市价。
村民完全可以将这高品质的粮食高价卖出去,再买低品质的自己吃。
这样也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
所以,这交换比例,裴修言觉得有必要问清楚。
县令回答:“自然是一比一交换!”
裴修言道:“如此,不妥!西周村的粮食品质高,售价定然高于市价,一比一交换,村民们比较吃亏。”
县令大人听了裴修言的话,便有点不悦,皱起了眉头。
本来,这件事多无需同裴家商议,直接下命令即可,那些村民哪里敢违抗。
他不过是看着这裴修言是范公的得意门生,且裴家的粮食品质更高。
所以,他才好言好语的上门协商。
否则,他完全可以直接加重西周村的税赋即可,何须如此麻烦。
这裴修言居然不识好歹。
他若是按市价比例交换,势必得上报朝廷,才能弥补中间的差额。
可是这样的话,朝廷便要疑惑了。
这提升产量的农药和肥料明明是在他的决策和安排下才研制成功的,怎么提升了产量,还需按市价兑换村民手中的粮食呢?
这岂不是要让他到手的功劳不翼而飞!
那绝对不行!
既然如此,那他也不必再与他商量。
大不了不要裴家的粮食。
其他村民家的粮食,质量也很不错了。
“既如此,那便算了!”县令甩袖离开,心中颇为不悦。
离开了裴家,派人去了村长那里要来了秘方。
果然如县令所料,县令派了人过去,村长立刻诚惶诚恐的献上了制作方法。
然而,西周村的献方之功没得到嘉奖,反而迎来了祸事。
县令离开了西周村,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让人带着一包西周村的高品质粮食,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吏部尚书府上。
这样大的功劳,县令清楚的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拿不下来的。
他书信一封,告诉吏部尚书,这是他潜心培育的新品种,品质高,产量高,让吏部尚书代为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