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她在翰林院已任职期满,等于完成了父皇当初的受封,后续如何,父皇对她还暂无安排,至少还未正式下旨,这时儿子提出来要人,也不算拂父皇颜面。”
“嗯,说的有理。”皇后点头道,欣慰的看着自己儿子,“麟儿不错,没有为私情乱了心智,做事考虑周全,很好。”
“这么说,母后同意了?”
“那姑娘聪慧伶俐,可爱讨喜,母后喜欢的不得了,若能成为我的儿媳,在儿子身边侍奉辅佐,这再好不过,这么好的姑娘,母后也不舍便宜了别人,绝世无双的女子,自然是归储君天子,他人谁还配拥有。”
“且这姑娘又得皇上看重,收了这样的女子,对你的储君之位也有助益。”
就知道母后定会欢喜,早看出来她也喜欢柳诗,太子十分开心。
“不过,儿臣有些担心父皇那儿,父皇若有意让她继续为官,怕是......”
“姑娘家总是要嫁人的,他既然也欣赏看重那姑娘,自是会为对方考虑,不耽误她终生,何况嫁入东宫后就成了自家人,臣子变儿媳,总是肥水没流外人田,这点道理皇上怎会不通,他定也会同意的。”
太子喜笑颜开,有了母亲的支持,父皇那里就好办了。
“不过,要个她何位分呢?”皇后问道。
这个太子早已想好。
“依照礼制,东宫设太子妃一人,侧妃两人,余下良娣不限。如今侧妃品阶只有白侧妃一人,儿臣想给她侧妃位分。”
“嗯,这姑娘的才资配的上侧妃之位,不过”皇后话一转,
“白侧妃的父亲是户部尚书,官居二品,家族累世官宦,世代簪缨。这柳姑娘虽说出身世家女,可终究家族不是官宦,双亲也已故,身后母族无权无势,这家世跟白侧妃差之千里,若让她与白侧妃平起平坐,这是打白家的脸。”
皇后说着神色严肃了几分,挥手屏退了左右。
只剩母子二人后,
“麟儿,你虽已是储君,可一日不登基帝位就有所不稳,你现在还需要朝臣的拥护,眼下不能失了白家的支持。”
太子垂眸深思,明白母亲话是有道理的。
“还是先给她良娣位分吧。”皇后接着道,“不管怎样也得让她居于白侧妃之下。”
“等你将来登基了,三宫六院有的是位分,那时大权在握,也不必再忌讳白家,到时再想给她高一些的位分,全由着你。”
“眼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任何事在帝位面前,都要让步。”皇后面色凝重的叮嘱着。
“母后说的是,儿臣明白。”太子回道。
皇后颔了颔首,恢复了先前的闲适,“好了,那就事不宜迟,赶在皇上给她重新受封官职前把人要过来,否则圣旨一下,你可就没机会,只能继续等了。”
“是,儿臣也是这个意思。”
自与她相识起,他便心悦于她,若可以,他早就将人收入怀了,可碍于大局不得不等着。
任职期满,他等这天足足等了一年。
下午,
柳诗从翰林院出来后采星已经在等着了。
“我去街上买了些东西,看时辰你也应该快忙完了,顺便在这儿等你一同回去。”
“嗯,大少爷在宫里面圣述职,那会儿说好了晚上一起用晚膳,他估计会晚一些出来,我们先回去准备。”柳诗说道。
两人正准备离开,正巧遇到了皇上身边的李公公。
“小柳大人,真巧啊。”李公公上前道。
“公公安好,您这是出宫办事?”柳诗问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