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问出,铺子里的几人都同时将目光转向了陆阿娩。
他们同样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付出与得到的要成正比,才能让人更有干劲。否则只一股脑地干,啥收获没有,就算再有干劲的人最后都会被弄得失去动力。
陆阿娩也想知道自家今天能卖出去多少银钱,干脆一跟头坐起来,将钱匣子打开。
铜钱交错在一起的清脆声不断传出,悦耳动听。
陆阿娩都忍不住闭眼感受了一下。
“真是如听仙乐耳暂明啊!”叹息声发出。
“什么?”
杨氏等人有些疑惑地问道,陆阿娩摇摇头:“没什么,娘,您和爹去清点一下货架吧,我们算算钱。顺便,记下账。”
铜钱装了有足足一匣子,陆阿娩一个人肯定是数不过来的,陆阿苗和陆知行早就摩拳擦掌,过来帮忙了。
“一千二百二十一,一千二百二十二,一千二百……”陆阿苗数完手里最后一个铜板,对着妹妹道,“阿娩,我这边有一千二百二十三枚铜钱。”
“二姐,我也数出来了!”
旁边的陆知行连忙举起手来:“我这里有一千一百一十四枚铜钱。”
“你们两边是两千三百三十七文钱,加上我这边的一千五百六十二文,总共就是……”
“是三千八百九十九文!”
陆阿娩还未吐出后面的话来,就被陆知行抢先道。
这段时间,陆阿娩没事的时候,就会教陆知行列算数和心算。
小家伙的领悟力惊人。
尤其心算方面,有时候陆阿娩都还没算出,他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陆阿娩欣慰地摸了把弟弟的小脸蛋。
另一边,正在清点货物的杨氏和陆仲孝在听到这数字后,都惊了一跳。
“这,这都快四两银子了啊!”
要知道杂货铺卖的都是些零碎的小东西,大多都是几文十几文的样子,多点的也不过二三十文,这么少的单价,一天竟差点卖出四两银子,这着实有些令人震惊。
哪怕是开业第一天,这战绩也十分惊人。
要知道镇上其他杂货铺,哪怕是新开业,也难以达到这业绩的一半。
“娘,卖了多少不是关键,得看我们赚了多少,你们货物清点得怎么样了?”
“这边盐卖出去了五十二斤,低档茶卖了九十六斤,中档茶卖了三十四斤,红糖卖了二十七斤……”
随着杨氏与陆仲孝的清点,陆阿娩逐个地对着账。
或许是接近年关,又或许是新店开业有赠品,今天好些东西都销售得多。
一番清点汇算下来,陆阿娩发现自家今日卖出去这些货物,毛利率大概有三成。
不过把铺面费、赠礼这些除掉后,就又缩减了一成下来。
“还好咱是自己在做,否则还得除人工呐。”陆阿娩一边飞快地打着算盘,一边将账目记录下来。
她用的是后世的复式记账法,配上简洁明了的阿拉伯数字,账本变得一目了然。
将账目记好后,陆阿娩取出了那零散的九十九文钱出来。
“娘,明天肯定还有得忙,咱今晚下个馆子呗!”
两成的利润,今天相当于是赚了七百八十文。
拿出其中几十文钱去吃喝,自然没人反对。
虽然陆仲孝觉得下馆子有些过于奢侈了,但他扭头看了眼媳妇。他都累成这样,媳妇干的活不比他少,可媳妇体力却没他的好,那媳妇肯定也更累。
如果说回家去吃饭,以媳妇的性子,肯定是要去厨房忙碌的。
所以哪怕是觉得有些奢侈,他也乐意去下馆子。
杨氏就没想那么多了。
她对钱财本身都不是太过看中,否则的话也不会跟着陆仲孝一起,这么多年一直为陆家当牛做马不图回报。
只要一家人开心,在杨氏眼里比啥都重要。
瞧着几个孩子对于下馆子的激动心情,杨氏又如何能够驳了他们的这个请求。
“那好,咱就下馆子!”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下馆子,上次在县城里,卖梨罐头的时候,也下过馆子。
但那时候,在杨氏和陆仲孝眼里,是大姐和姐夫请客。给钱是大姐他们,又担心县城里物价贵,他们都没怎么舍得点。
如今再下馆子,心境完全不同了。
怀揣着银子,心里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