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以财养官:我靠鉴宝升官发财 > 第55章 去琉璃厂

第55章 去琉璃厂

在琉璃厂转了一圈,曹云龙没有下手。

这里的东西,捡不到漏。

大家太多,一看,就知深浅。

你要是想在这里捡漏,除非是艳阳高照。

最后,曹云龙来到了荣宝斋。

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则是荣宝斋,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始建于1672年,1894年更名荣宝斋,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上一世,曹云龙也是去过多次荣宝斋。

这一回,又来到了平行世界的荣宝斋。

进门后,李幼兵悄悄的说,“妹夫,别想着在这发财! ”

曹云龙点点头,“欣赏一下! ”

李依依没有说话,她挽着曹云龙的手,走在店子中。

就在这时,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走了过来。

“李老二,带着什么人来荣宝斋?不知道这里要配的上身份吗? ”

曹云龙看着那人。

老子没惹你,你干嘛找我的事。

李依依说,“苟老五,怎么没栓好绳子,将你露出来了? ”

那个叫苟老五地的眼中凶光一闪。强忍了下来。

曹云龙知道,对方不敢向李家兄妹发怒,迟早会向自己来。

但是,他才不在意。

那个苟老五说,“穷鬼,这里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你能买的起的。 ”

曹云龙不理他,继续看着展品。

那苟老五看到曹云龙不理踩,觉得没趣,便回到了柜台。

“伙计,将刚才的那幅画拿出来,我买下来。 ”

伙计将一幅画拿了出来。

苟老五便装模作样地看起来。

他在等曹云龙过来。

看了十多分钟,曹云一路看了过来。

苟老五指着柜子上的画说,“看到没,名画牧童吹牛图。售价十一万,这是你一辈子也赚不到的。 ”

曹云龙笑了,“这不是牧童吹牛图,这是牧童骑牛图。看了半天,连意识都不清楚,还装高雅。”

苟老五说,“不管是吹牛还是骑牛,你是没钱买的。 ”

曹云龙不屑地说,“一幅仿画,也值十一万,你钱多了,不如拿去烧了吧! ”

“你瞎说!王老板,这个乡里人,说你卖假货。 ”

这家伙故事大声地喊,引来了不少的人。

众人近来一看,原来是这幅画。

宋代诗人雷震描绘过一幅牧牛归来图《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歌前两句绘景,天气将晚,太阳就要落山,长满青草的池塘波光粼粼.后两句写人,放牛归来的牧童横在牛背上,随意吹着不成曲的小调。

“横”和“信口”两词用得极妙,写出了牧童调皮任性、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

店老板在这多的人面前,不能承认这画是仿品。

他走过来,说,“先生,这是苏汉臣的名画,你为什么说是仿画? ”

苟老五说,“他哪里知道苏汉臣?他只知道王一成。”

王一成是当代的一个唱歌唱不好,演戏又演砸的艺人。

曹云龙看向老板说。

“苏汉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一说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苟五说,“道听途说的。 ”

曹云龙继续说:“苏汉臣能作山水、花卉及禽鸟,但他的绘画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他擅画佛道、仕女,尤精儿童。师法刘宗古、张萱、周昉、杜霄、周文矩等,其仕女多画闺阁中仕女的意态。作品多婴戏图,他下笔纤细、准确,善于把握特定环境下儿童的心理动态,并通过儿童的活动来反映风土民情。成功地表现了儿童形象及其游戏时天真活泼的情趣。 ”

苟五继续否定,“看书上知道的。”

“相传出自其手笔的《货郎图》便是一幅绝妙的民俗画。在商品流通日益广泛的宋代,乡村货郎是极受孩子们喜爱的流动小贩。他们能说会道、走街串巷,用那些针头线脑、花纸糖人点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穿戴奇特、货物杂多,所到之处准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曹云龙看了看老板,说,“苏汉臣正是抓住了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瞬间,不仅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