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文亦儒文亦贤兄弟俩一起参加府试,成为那一界最年幼的秀才,文亦儒还考中魁首。
如同,奔向院试大门的考生只剩下文亦贤一个人,他跳下马车,认真理了理衣服,又端正发冠,毕恭毕敬地对陆宝珠行礼:
“娘亲,儿子去了!”
“嗯,贤儿,去吧!书写你心中的锦绣文章,如同你大哥选择他心中的路,不必介怀,不必紧张,你要相信自己。”
“儿子拜别娘亲,师父!”
“三哥,加油,宁宁在京城等我们!”
“好,我们去京城。”
文亦贤拎着篮子,坚定地向考场大门走去。
他一直都知道,兄弟姐妹六个,只有他从小样样都不出彩,大哥聪明稳重,大姐温柔灵巧,四弟武艺高强,五弟精通医术,小妹活泼可爱。
只有他……
在一群天才兄弟们中,显得平平无奇。
可娘亲告诉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根本无需和别人去比较。
大哥喜欢权谋,大姐喜欢行商,四弟喜欢当将军,五弟喜欢医术,小妹喜欢玩,他喜欢读书。
娘亲说过,每一种喜欢都很高贵,并没有高下之分,她会尊重孩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兴趣。
所以,文亦贤选择读书,他帮不了娘亲的忙,但他可以不给娘亲添麻烦,也不让娘亲操心。
这是他认为的孝顺!
……
科考的流程每个朝代都不相同,在丰国,秀才参加院试之后,考取举人功名。院试可以在籍贯所在地的洲府参考,也可以入京赶考。
一般的学子会入京赶考,因为院试之后一个月就是会试,时间太紧了,浪费在路上得不偿失,不如多看两页书。
可陆宝珠没让文亦贤入京赶考,虽然入京赶考很方便,但实际上压力也大,儿子年纪小,没必要让他承受那些乱七八糟的压力。
考上举人功名,再入京不迟,
那时候参加会试,成为贡生,有资格进入国子监学习,也有资格参加三天后的殿试,由皇帝陛下钦点前三甲。
状元、榜眼、探花。
陆宝珠没指望儿子这么小就中个状元回来,只是单纯来支持一下儿子的梦想。
当然了,才十二岁就想中状元那是不现实的,殿试可不是玩笔杆子,背诗词歌赋,而是实打实考教对国事政事天下事看法和意见。
文亦贤再怎么聪明,没有人生阅历也是白搭。
不过能考个举人和贡生是最好的,这样就有资格进入州府学堂甚至国子监学习。
陆宝珠可以走后门让儿子直接进学,但这么一来,文亦贤这种脚踏实地的学子,打心眼里不会接受。
“行了,贤儿已经进去,我们也不要在这里傻等,走,逛街去,好好玩三天。”
“娘亲,三哥在里面考试,我们在外面玩,会不会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的?我说过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自己承受。走!州府也有你姐开的铺子,我们去看看有哪些新花样。”
许煜轩完全没意见,陆宝珠说去他就去,文亦康小胳膊扭不住大腿,只好跟在后面当尾巴兼电灯泡。
宝饰阁的确很火,梁十三的人脉加华文商号的暗中造势,让宝饰阁的发展顺风顺水。
薇姐儿设计的首饰珠宝偏向于年轻化,确切说来,她刚开始主打的产品受众于六到十二岁的孩童。
第二期推出十到十六岁的少女产品,第三期第四期也都局限于四十岁以下。
所以走的是萌路线,看上去轻新自然、活泼可爱,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和当下时代所追求的雍容华贵风格截然不同,令人眼前一亮,陆宝珠兴致勃勃选了好几样: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给我打包。”
“哎,这个蜻蜓发簪本小姐要了!”
本来是一个开心的选购日,偏偏有人跳出来找茬,别说许煜轩俊脸变黑,就算陆宝珠都有些不高兴。
两人一起把目光看向说话刁蛮跋扈的少女。
说她刁蛮跋扈,实在是没有冤枉她,明目张胆抢了别人的心头好,还反咬一口,先声夺人:
“看什么看,贱人!”
“贱人骂谁?”
“贱人骂……来人,掌嘴!”
“你敢!”
少女穿着一件鹅黄色的金丝描花长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