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是个星期六。宋可儿一早便接到了欢欢奶奶的来电,对方拜托她去给自己拍张相片。
她从家里拿上相机,还特意带上化妆包,发誓一定要给对方拍的美美的。
放假在家的欢欢一早便等在村口,热情地给她带路。宋可儿把手里的零食递给她,摸摸她的头,嘱咐道:“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对身体不好。”“嗯嗯,谢谢可儿姐姐。”“说起来,奶奶怎么突然想起拍照片了?”“我也不清楚,最近开始念叨着。我记得以前爸爸每次给她拍照,她都躲得远远的。”
欢欢爷爷十多年前便去世了,奶奶一直孀居至今。穿过一扇已经掉漆的红色铁门,她们走进院中。院子并不大,却被打理地齐齐整整,柴火瓦盆等物件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窗帘和门帘都是她奶奶用旧衣服亲手缝制的,她的手很巧,用旧布也可以拼出一个个可爱的图案。
进到里屋,欢欢奶奶正靠着被褥打盹,早上的太阳还太过清冷,照在身上都是冷色调。
“奶奶,可儿姐姐来了!”欢欢怕声音不够大,便用手用力摇晃。
老人从睡梦中醒来,眼神涣散地左右查看,费尽全力,才聚焦在可儿身上。“女女,你来了,快坐!我还说给你洗点枣,可一转眼就睡过去了。”说着,她便准备起身忙活,可儿赶紧拉住老人的手,“奶奶,别忙了,我不饿也不渴。”
“欢欢,你去,把柜子里放着的干果给姐姐拿出来。”“好。”“不用,真不用。”
干果是儿子女儿过年回家带回来的,说是老板发的春节礼物。她平时舍不得吃,只有欢欢放假或者贵客上门才会拿出来。她怕可儿不好意思,便抓了一大把塞进可儿的手里。
“奶奶,您和我说说,您想拍什么风格的照片,我好给您化妆。”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轻轻拍着,“奶奶不懂那些名词,你就给奶奶拍的精神一些就行。给我留个底板,我到时候洗一张大的。”
“奶奶,现在都是电子版,到时候我直接发给欢欢。”
“嗯嗯,那就太好了。实在是麻烦你!”
“不麻烦。”
宋可儿上网搜了许多妆容,没有一款是满意的。视频中展示的人精致是精致,但却少了生活的韵味。一个人的故事全部都刻在脸上,每一道皱褶都包含不同的回忆。宋可儿并不愿用化妆品和滤镜抹去时光赋予她的胸章,于是她只给奶奶简单修了眉毛,去了去嘴角的嘴毛,梳理好她的华发。
老人坐在那把老式椅子里,显得十分拘谨。早年脸部中风,留下病根,左边嘴角总是不受控制地向下耷拉。老人不住地试图用手把它扶起来一些,坚持地有些倔强。
宋可儿赶忙安慰她:“没关系的奶奶,照片可以P,到时候给您修就可以。”老人此时才终于放下心来,露出一个并不灿烂的微笑。
不知为何,透过镜头,可儿望见了盈盈水珠。此时,她才明白这有可能是老人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张相片。唐女士曾告诉她,老人对自己的大限是有感应的。当他们打电话想让子女回来看看或是好端端就要拍很正式的照片,那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亲人告别。宋可儿不知道奶奶用了多久才坦然接受自己时日无多,又有多少个深夜辗转难眠。
宋可儿第一次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欢欢,你过去和奶奶坐在一起,姐姐帮你们拍张合照。”
镜头里,女孩依偎在奶奶身旁,对着镜头笑的一脸灿烂。而旁边的奶奶却忍不住看向了自己呵护在掌心的宝贝,她多想再陪她走一截,想看着她读大学,看着她结婚生子,可惜来不及了。快门按下,时光定格。
临走前,宋可儿拥抱了这位宽厚慈爱的老人,“奶奶,别自己撑着了,让孩子们回来吧。”“哎!奶奶知道啦。”
宋可儿回来后便直接去了照相馆,准备提前洗出照片。经过修图师的鬼斧神工,奶奶唯一在意的瑕丝不复存在。
“多大尺寸的?彩色还是?”
“这张是遗照。”
“明白。”
“其他全部是彩色,八寸就可以。”
“好。”
自从那天后,宋可儿的心里便装进了一个计时器。它一刻不停地在心中滴答,直到电话打来的那天。
她和鬼语年带着汤圆一起去出席了葬礼,并把照片转交给欢欢。欢欢早已哭成泪人,这么小的年纪也许并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死亡,她只知道以后的每一天,她都不会再见到疼爱自己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