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呢,咋还没回来?”饭都上桌了,孩子们眼巴巴的等着开饭。林云云发现林父还没回来。
“接了知青,又把知青送去知青点,按说早该回来了。”林母也纳闷。
“英英,你去看看你爷爷咋还没来。”林母刚要吩咐孙女去知青点看看。
林父就进门了。
“他爹,咋才回来,快来吃饭。”林母忙招呼。
林父去舀水洗了洗手
“人多了,住不下,上午把柴房收拾出来,又一块给他们搭了个棚子,放柴火。好歹能凑活住下了。”
“云云今天又买肉回来了啊。”
林父笑问,一看饭桌上放着的饭盒,就知道是小女儿厂子又改善生活了。
“下次再改善你自己在厂子里吃就行,不用每次往家带。”
小女儿懂事,林母也想让闺女多吃点,每次带回来,闺女自己吃不了多少。
“哎呀,娘,一家人吃我才开心。”
林云云给林父林母一人夹了两大块好肉,又给三小只一人两块,剩下的二哥二嫂她一人一块就差不多了。汤还能沾馒头吃,贼香。
林母把两个大馒头切成几个小块,每个人都能分两块。
一顿饭吃的大家都心满意足,喜气洋洋的。
这样的生活真带劲啊。
“爹,现在知青点几个人了啊?”林云云吃饱喝足。
“现在男知青有8个,女知青9个了。”林父叹了一口气。
“把柴房收拾出来,安排了两个女知青进去,这才将将住下。”
林父犯愁。
知道他们住的挤,可是队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们再盖房,他们来的时候都没带粮,现在吃的粮还是队里借的呢。
“到时候住不开,说不定他们自己盖呢?”林云云记得以前看的书里面,很多知青自己盖房子。
“自己盖?自己谁舍得出钱盖,这些知青不知道啥时候就回城了呢?”
林母不敢信知青自己会花钱建房子,在农村,谁家建房子要一家子攒很多年钱,这可不是小事。
林父听了若有所思。
又说了会闲话林云云就去上班去了。
吃完晚饭。
“队长在家吗?”大门口传来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
林云云一听就知道是知青,这些知青林云云都不熟,也不知道是谁。
“在家呢,进来就行。”林母忙去大门口迎接。
“你是知青吧?有啥事吗?”林母不解的看向这个漂亮姑娘,有点面生,应该是新来的知青。之前那几个好歹已经混了个脸熟了。
“婶子,村长叔在家吧?”知青很有礼貌
“在呢,快进屋,他爹,有人找你。”林母边说边带人进屋。
“你是林知青吧,是有啥事吗?”林父看着进来的女知青,认出是今天新分来的知青。
“村长叔,我是林婉,今天新来的知青,是这样的,我看咱们知青点,现在人多,勉强住下也很挤,我想自己盖个房子可以吗?”
林婉把手里带着的东西放到桌子上,看着像一斤糖。
林父看了眼林云云,林云云朝父亲眨了眨眼睛。
林云云也在看着这个新来的女知青。
这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皮肤白嫩,杏眼桃腮,秀气又有点微微挺翘的鼻子,红嘟嘟的小嘴,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
“你这今天刚来,怎么就想着盖房子了?盖房子可不是个小事,房子盖了你哪天要是能回城了,这房子你也带不走。”林父说的恳切。
“领袖让我们知识青年下乡,让我们立足农村,让我们用知识造福人民,既然来了,我就准备扎根农村,做出一番成就。”
“盖房就是我扎根农村的第一步,希望村长能支持。”林婉说的慷慨激昂。
“既然这样,我们东阳大队一定支持,那我和队里合计合计,到时候在知青点旁边批一块地给你。”林父像是被林婉的一番话打动了,立马答应了。
林婉来的时候就觉得队长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不用村里出钱,自己有一天真回了城,房子带不走,只能给村里,不过队长没有趁机为难,林婉也很高兴。留下桌上一包红糖,准备回去。
“林知青,你把东西拿回去。”林父指了指林婉带来的糖。
“知青叔,一点红糖,让孩子甜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