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林母带领林二嫂和两个侄女做吃的。
蒸馒头,炸丸子,省了一年的油在这个时候有了去处。
绿豆丸子,地瓜丸子,蘑菇丸子……
林母还杀了一只已经不怎么下蛋的母鸡。
做了鸡丸子。
家里一整天都弥漫着一股食物的香味。
现在队里各家都飘着食物的香味。
忙活一年,只有在这个时候,队员们才舍得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
林父和林二哥带着小侄子负责打扫家里,在林母的指挥下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过年的这些准备林云云只有下班后才能帮上点忙,所以为了早点回家帮忙,和对象现在只有下班路上偷偷摸摸拉拉手,小树林已经好几天没去了,楚辞每天一脸怨夫样的看着林云云。
从腊月二十号开始,村里就在进行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挖藕捉鱼。
“他娘,你今天也放下手里的活,跟着妇女主任他们去煮姜汤吧。”林父吃早饭的时候交代林母。
“行,那我也去。红红,那中午饭就交给你了。建设,你帮着看看孩子,洗洗衣服。”林母一口答应。
“知道了娘。”林二哥林二嫂都听吩咐。
“你们几个小家伙,这几天人多,没有大人带着不能去湖边啊,想去的时候跟着大人去。”林母又嘱咐三小只。
“知道了奶奶。”三小只乖乖答应。这个时候如果不听话,那可是要男女混合双打的。
现在湖边大家热火朝天的开始挖藕捉鱼,全是人,大人小孩,乌央乌央的,小孩要是掉下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林父专门用大队里的大喇叭喊话,让各家各户看管好家里的小孩。
还不放心,专门安排了村里几个不下水的壮小伙来回巡逻。
东阳大队富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里有个大概60多亩的湖,叫东阳湖,不知道因为有东阳村才叫东阳湖,还是有了东阳湖,才形成了东阳村。
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为队里有东阳湖,水源充足,除了3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收成受了一些影响,其他时候东阳大队基本每年都丰收,除去交公粮,发到社员手里的粮食,虽说不至于吃的太好,但是吃饱总是不成问题的。
每逢秋冬,荷叶开始枯萎,东阳湖的莲藕和鱼就大丰收了,这不仅给东阳大队每家每户改善伙食的机会,还能给大队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
60多亩的湖能每年大概能收获4万多斤的莲藕,一万多斤的鱼,鱼是之前撒的鱼苗,全是产量高的品种,草鱼,鲢鱼什么的。
现在物资供应紧张,又临近过年,卖给县里的收购站,对大队里来说也是一笔非常丰厚的收入。
现在的藕,是老天爷馈赠的礼物,纯天然的生长,非常脆,每节藕的连接处都很细,一个不小心,藕节处就很容易断,如果断了,淤泥一下子就能钻进藕孔去。
如果淤泥钻进去了,到时候无论怎么清洗,吃的时候都有股子泥腥味。所以,挖藕不仅是力气活,还是技术活。
这么多年下来,村里有几个老把式,练出了这种技术。
因为冬天下水太冷,实在遭罪,大队商量给挖藕社员破例一人每天给15个工分,并且分藕的时候,每个人还可以分10斤藕。
为了提供更好的后勤工作,林父让妇女主任在湖边支起了大锅,不停的熬煮姜汤,让挖藕社员随时补充水分和热量。免得冻坏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直挖到腊月27才完事,当天就被采购站的同志给拉走了。
晚上饭后。因为今年的大丰收,一家人都忍不住开心。
自从收购站把莲藕和鱼拉走,队里人的主要话题就是今年能分多少钱。
一年到头,社员没有太多别的收入来源。
除了工分,就只有这点盼头。
“爹,总共卖了多少钱啊?”林云云也忍不住打听。
林母,林二哥林二嫂也紧紧盯着林父。
“今年莲藕和去年差不多,收了4万5千斤,留下5千斤给社员分分,收购站给三毛五一斤,卖了1400块,主要是鱼,以往光养草鱼,没想到鲢鱼产量更高,光鱼今年就收了一万九千斤,给社员分4千斤,主要是现在快过年了,采购站6毛钱收的,光鱼就卖了9千块。今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