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本意是只要被这两位太医和新任郡守看到他受到百姓爱戴,万民相送的场面,在父皇面前这么一说,那他的太子之位就是十拿九稳了。
总之,要比陆玉彦他们离开时隆重百倍不止。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老百姓们早就得知了这位三皇子殿下不是个什么好人,那些赈灾的粮食和冬被冬衣被人扒拉出来,谁知道是不是他的手笔,朝廷到现在也没给个确切的说法。
最可恶的是他还故意把疫症传染给若灵公主,说不定他们沐城有此大疫就是这位他搞得鬼。
要不是他顶着个三皇子的身份,老百姓们恨不得把烂菜叶,臭鸡蛋往他头顶上招呼。
朱辰坐在马车里,从辰时等到午时,连半个老百姓来送他的影子都没看到。
两位太医莫名其妙:“三殿下是不是在等什么人啊?”一位太医问道。
另一位太医摇头:“不知道啊,三殿下不发话,咱们也走不了啊。”
“再这么耽搁下去,就赶不到第一个落脚的驿站了,难不成要我们落宿野外?”
新上任的沐城郡守骑于马上,淡淡地看了二人一眼,太医都是那么缺心眼的吗。
“你消息送出去了没有?”朱辰心情差到了极点,冷声问自己的侍卫长。
侍卫长头皮发麻:“属下确实送出去了。不仅如此,属下还让人在各大饭店,茶楼把三殿下您这段时间在沐城给老百姓做的事全都说了。可,可属下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城门口除了几个守城门的士兵和进进出出的百姓外,哪有欢送他的迹象。
甚至有人看向他们时,还目露凶光。
朱辰恨得牙根疼,早知如此,昨天他就和陆玉彦一起离开了。
谁知道,他们是在送陆玉彦,还是在送他呀。
“出发!”朱辰冷冷下令,但有一日他登上那至尊之位,必会治沐城百姓一个不敬之罪,把所有人全部发配边疆!
浩浩荡荡的队伍这才缓缓出了城。
“三殿下,京城来消息了。”走出十余里地后,侍卫长靠近马车小窗口小声道。
朱辰挑开窗帘:“说。”
“皇太孙醒了。”
朱辰冷哼:“一个短命鬼,病秧子,不足为惧。”
侍卫长压低声音,看了看左右:“陈太医说皇太孙的弱症有痊愈的迹象。”
朱辰一惊:“怎么回事?不是说快要死了吗?”
侍卫长也不清楚,只得如实禀报:“陈太医说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正因为大皇子妃的死,皇太孙受了刺激,反而因祸得福,现已有痊愈的迹象。”
顿了顿,接着道:“陈太医仔细把了脉,说从皇太孙的脉像上确实已经看不出什么来了,只是身子骨还很弱,需得好生将养几月,才能彻底痊愈。但能确定已无性命之忧。”
朱辰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一个小畜生,不好好跟着他母亲一块死,竟然还敢挡他的路!
让你好好去死不死,非要逼得他动手!
“朱澹呢?”
“皇上身体抱恙,五殿下这段时间一直在御书房处理朝政。三殿下,您离开盛京太久了,英国公又被发配去了西北边境。若是这个时候皇上驾崩,皇太孙则可以顺理成章即位,五殿下便是名正言顺的摄政王!”
朱辰拢于袖中的手紧紧握成了拳,无论是朱梓璇这个小儿当皇帝,还是朱澹成为什么摄政王,都没有他朱辰的好日子过。
三个月前他躲过了朱恒发起的那场宫变,此番他回盛京,怕是有场腥风血雨在等着他。
朱辰眸子深深,对侍卫长道:“附耳过来。”
侍卫长将头探到朱辰的马车窗旁。
朱辰低低了在他耳边吩咐了两句。
侍卫长一顿,但也没说什么,点头应是,打马朝后面去了。
十里路,侍卫长来回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赶上了朱辰的马车。
“殿下,属下已将东西取来,是即刻命人送去盛京还是再等等?”
朱辰想了想摇头道:“再等两天,等我们回到盛京后看形势再动手。”
侍卫长点了点头,将从若灵公主房中用过的那套茶具小心包裹了几层放于一个小箱子中,又在这个小箱子的外面罩了一个大箱子。
朱辰看着侍卫长将东西收拾好。
用于若灵身上的手段,自然也能用到朱梓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