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立公主为储的做法,他震惊后就释然了,唯一让他纠结的,反而是他儿子景昭的事。
皇上绝对是属意景昭与公主婚事的,可公主若有朝一日为君,那景昭怎么办!
皇后?
还是皇夫?
朝堂上,一半人站着,一半人跪着。
本应该是分庭抗衡的局面,全看皇帝自己怎么想。
然而不等姜皇表态,文官中的林太傅也颤巍巍跪了下来。
“殿下爱民如子,又有经世之才,若为储君,确乃我姜国之幸,遂,臣附议。”
居然连太傅也同意了!
一众文官面面相觑。
要知道他们这其中不少人,都是林太傅的门生,如今连做老师都同意了,他们这些门生又岂敢反对?
是以,又是一批人哗啦啦给跪了下来。
“臣等附议。”
原本不管今日是何局面,姜皇都是要立苏浅为储君的,武将们都是说好了的,但文官这边,林太傅此举就纯粹是意外之喜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自朕奉太上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
“长公主苏倩,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女,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纵观历史,姜国是唯一一个立皇太女的国家。
这消息本该令天下哗然,不过因姜国弱小,地处偏僻,古代信息传播又不发达,所以这件事还只有朝廷官员,以及京都附近的百姓知道。
……
成了皇太女后,苏浅除了每天要去庄上,还比以往多了一项活动:上朝听政。
不过她一般只听,不参与讨论。
毕竟这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她又是一国储君,不懂的情况下随意发言,闹了笑话还好,就怕一个观点下去,有人自作主张做了不利于国民的事。
“陛下,宇国四皇子明日便要入京,宇国势大,如今宇国皇室又面临储位之争,臣提议,我们可以好生对待宇国四皇子,待到来人四皇子登基,我们与宇国的关系或可缓和。”
“臣也认为此次宇国四皇子进京,是我们姜国与宇国建立关系的好机会。”
“陛下,臣认为宇国四皇子……”
大殿上,臣子对宇国四皇子的到来极尽发言,每一个人都一副“奴颜屈膝”的模样,骨气自尊仿佛都在一日复一日与宇国的对战中消失殆尽。
苏浅默默蹙起了眉,还没等姜皇表态,她看到一直沉默地丞相也站了出来。
“陛下,臣反对!”
出乎意料的答案。
苏浅眉头微松,紧盯着丞相,想听听他的答案是什么。
唐仁之昂头,梗着脖子严肃道:“臣不赞同诸位大人所言,我们与宇国打了这么多年,年年提倡议和,可换取来的依然还是永无休止的战事!宇国皇室贪婪猖獗,陛下又可还记得五年前,我们曾割去的燕、沪二郡啊!”
割地求和。
苏浅眸光微滞,这件事她可真没听说过,就连书上也没见过,想来……
是太过耻辱,历史被封存了。
“边关打了那么多年,死了我们多少姜国好儿郎?至今都有村子十室九空,剩下孤儿寡母艰难求生,如今我们好不容易不费一兵一卒获得大胜,又抓到了宇国四皇子,难道不应该乘胜追击吗,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