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拿去别的国家卖。
琉璃能被魏国誉为皇室象征,想来绝对是无价之宝,而玻璃这种更为清透漂亮的稀罕物,苏浅不信,没有人会不愿意花重金买几个回去。
权贵富商们为了彰显身份尊贵,总是会愿意做出一些冤大头行为的。
苏浅赶着回去,没在庄上多逗留。
刚准备上马车的时候,远方有马蹄声响起。
苏浅抬眼,看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策马而来。
行至跟前,一身黑衣劲装的林景昭下了马。
“参见殿下。”
“起来吧。”苏浅觉得好奇,“你还是经常来这儿?”
按理说,这庄子是苏浅的,有什么情况都会有人跟她汇报,但因为苏浅不耐烦应付一些琐事,除了很急的事情外,一般她都直接让秋玉处理了。
林景昭微微苦笑,“是啊,还以为殿下知道的……看着自己照顾的庄稼成熟,草民觉得很欣慰。”
苏浅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突然问道:“有兴趣来我身边做事吗?虽然没有正式官职。”
林景昭一愣,笑道:“景昭之幸。”
……
次日上茶,苏浅将肥料的事告知了众人。
“本宫庄上三百亩良田,一季也不过收成九百石,用了制好的化肥后,不过两月,收成便足足翻了一番,这是儿臣庄上的账本,请父皇过目。”
账本被宋义呈了上去,姜皇迫不及待拿过去看。
苏浅垂眸,对着上首姜皇继续道:“遂,儿臣恳请父皇,将肥料之法推广全国,由各郡各县的官员把控执行。”
民生一直都是国家首位大事,有法子能将粮食翻一倍,不管是何人想出来,姜皇必定会给对方加官进爵。
看完账本的姜皇大喜,立刻安排工部的人去庄上学习。
“牛峰季,肥料这事朕交给你去处理,务必要在太女庄上学会如何制肥料!”
“是,臣遵旨!”
下首的唐仁之这才恍然,感情太女前几天说的等等,原来是因为这?
粮食翻一番,这可真是好大一件功劳!
看着神色波澜不惊的太女殿下,唐仁之有些晃神。
原本他不赞同立这位公主为储君,一是因为她是个女子,女子易心软,做事优柔寡断,不适合论政;二,也是觉得一个长在深宫,毫无学识的的小公主,根本担不起一国储君的重担。
所以与其将姜国交给这样一个小姑娘,唐仁之才更倾向于从宗室中过继。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皇太女压根就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聪慧果决,处事不惊。
当你觉得她软弱沉默的时候,她给你雷霆一击。众人无可奈何毫无办法的事情,她解决的轻轻松松。
就像这让粮食增产的事一样,至少唐仁之知道他自己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
下了朝,苏浅跟着姜皇去了御书房。
皇帝的书桌上摆着几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姜皇正爱不释手地拿着一个杯子。
“这可真美啊,不过可一点都不像琉璃啊。”姜皇摩擦着杯身,十分惊喜地看向苏浅,问道:“宁儿,这些都是哪儿来的?难道也是你做的?”
虽然挺感动姜皇一点都不怀疑她,也从不问她都哪儿学的本事,但苏浅还是得说。
“不,是窑炉里的工匠做的,我只是提了几点不同的想法。”苏浅笑道:“这个不叫琉璃,叫玻璃。”
“玻璃?”姜皇低声重复了遍,“不错,这名字好,可比魏国说的那什么琉璃好听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