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室暴力事件过后,沈月每天都是在期待急诊外科的独立中支撑度过的,而秦主任在早会上也提过这个事情。
按国家等级医院建设的要求,急诊外科早晚都要分出来,医院也在努力筹备,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员不足的问题,外科很难抽调人员出来再成立一个科室。
其次就是科室的基础设施问题,就目前急诊科的场地和设施,根本没有办法建立急诊外科的创伤病房。
再熬一熬吧!熬到急诊外科分出去了,日子应该就好过些了吧,至少不用应付这些乱七八糟的外伤病人,尤其这些急吼吼打架来的,至少还是挺贪恋急诊科不用每天来查房管病人这个事。
过了段时间,这天,沈月正在值班,科里来了两个穿着警服的警官。
“医生你好!”警官看见沈月在办公室里。
“您好,请问有事吗?”沈月看到有警察过来,心里一顿紧张,心想科里最近也没什么事啊。
“你好,是这样的,我们是市里扫黑办的。”其中一个警官介绍道。
扫黑办?是不是负责扫黑除恶的?会有什么事吗?沈月心里几个问号。
“我们今天来主要是来了解一下,科室最近几个月创伤病人的就诊情况,主要是涉及打架斗殴、刀枪伤的。”其中一个警官说,“你方便协助我们调取一下资料吗?”
“好啊,可以啊。”沈月爽快回答,连忙找来了就诊登记本。
警察来办案,自然是全力配合,扫黑除恶,除暴安良,多好的事,每天最烦的就是这些小混混,最好全抓起来,处理了,不要出来扰民,最好,工作也轻松些。
两位警官拿着登记本仔细查阅,又让沈月帮忙调取了部分病人的就诊记录,忙活了好一会儿,才结束。
“谢谢你,医生!”
警官拿了一份资料给沈月,说:“这上面有我们扫黑办的联系方式,以后如果遇到可疑刀枪伤的病人,可以直接和我们联系,不用110转接。”
“好的,警官。”沈月客气地回答。
“还有,也要麻烦你告诉科室其他医生的,以后这些病人的就诊信息,尽可能要完善,不遗遗漏。”
说完,两位警官就离开了。
看着两位警官离开后,沈月心里顿时有了些许宽慰,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夜班,似乎打架、刀伤的变少了,而枪伤这种明目张胆,可怕的事,是从来没遇到过,出诊似乎打架的也少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开始专项扫黑除恶,连她这小小的急诊科医生都能感受得到变化,班好上了,安全感有了,想想还是继续干急诊医生吧!
沈月下班回到住处,弟弟立军打电话来了,说今天要来市里,可能要晚上才到。
弟弟来了,沈月想着还是去买菜,做饭等他吧。
沈月住的这里,小区虽然老旧些,但也是个二居室,之前表哥重新装修过,屋里还是挺温馨雅致的。
快到晚上8点了,立军才到,一路风尘仆仆,面包车上也满是灰。
“怎么现在才到?”
“最近到处在修路,路难走。”立军喝了口水,解解渴。
“我们村的路也修了?”沈月问道
“是的,开始修了,估计明年就是水泥路了,乡里到市里的路也在修着,说要扩宽路基,重新铺路,到处坑坑洼洼的,路难走。”
“那好啊,我还以为只是说说没想到这么快啊!”
“现在扶贫盯得紧,村里都有市里下派的干部天天守着。”
沈月看着弟弟饿了,赶紧上菜。
“你来几天?”沈月问道。
“就明天,来做个技术培训,市里农业部门的说我们那里适合种百香果,免费技术培训,还可以申请助农免息贷款。”立军是饿了,边吃边说。
“那你今年不出去打工了?”沈月看着弟弟,她不饿,也不怎么想吃。
“不去了,打工还不是一辈子是打工的,现在你在城里工作,爸妈都老了,也没人照管,家里农活丢了也可惜,现在政策好,我看大头哥在家里发展也挺好的,跟着他干干看。”
立军在家这段时间,黝黑结实了很多,看着弟弟说自己的想法,沈月心里很是欣慰,发现弟弟真是成熟不少,已经没以前贪玩了。
姐弟俩吃吃聊聊,沈月也知道了家里的变化,弟弟也长大了,有弟弟在家,自己也就可以安心工作了,在未来的日子里,就为了自己全力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