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侄子你这是怎么弄得?先起来再说。唔!”
此时已经入夏,长时间不洗澡的味道熏得贾张氏一个踉跄,可这是自己亲侄子不能表现出来。
秦淮茹当着看热闹的邻居也不好说什么,低眉顺眼的生火。贾东旭死后她才看透贾张氏的为人,这是个只爱自己的自私鬼。
儿子死了,侄子就是她身后事的保障,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肯定会尽力救助侄子,至于自己和小当槐花挨不挨饿,她才不在乎。
这边张自强也说明来意,6月份,高层发文不再强制下面的公社办集体食堂,是否继续由社员讨论决定。
说的好听,家里的锅都砸了炼钢了,不办大食堂用什么做饭?
可办也有办的难处,前几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外贸出口后,各级仓库还有不少余粮,令管理层错估了形势。
尽管喊出的口号是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实际上却是养懒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自从59年底灾荒开始,为了保证城镇口粮,对农村的粮食征收更加严格,储粮早就见底,只能靠山吃山,拼命增加野菜比例,硬着头皮挺。
农村也是有良莠的,有的公社富点还在坚持,打算坚持办到秋粮下来再解散,给大伙点缓冲时间。
贾张氏娘家的张家村那是一粒米都没有,只能让人自生自灭。现如今树皮野草,但凡能下肚的东西都挖光了,社员只好自寻活路。
张自强爹妈死的早,当然要投奔贾张氏这个姑姑。
秦淮茹干活是把好手,不一会端着一锅粥出来。张自强等人望见食物眼中瞬间充满神采,一窝蜂似的冲过来,差点把秦淮茹撞倒。
拉嗓子的棒子面粥,在真正饿急了的人眼里,那就是好东西,满满一锅粥,被五个人瞬间瓜分,看的秦淮茹脸直抽抽。
这可是2斤棒子面,一顿造没了,谁养得起这样的!
吃完饭,贾张氏把张自强拉进屋里询问下老家的情况,又拿出10斤棒子面递过去
“狗剩啊,这十斤棒子面你拿着,我再给你10块钱,你就回去吧,下个月你再上来拿十斤,坚持坚持,到秋粮下来就好了。”
来之前张自强预计能在城里吃两顿饱饭就算不错了,能带回几斤粮食就是意外之喜。毕竟他知道城里也没有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