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唐:父皇,我真没想要造反啊! > 第69章

第69章

渊盖苏文作为东班党的老大,他又杀掉了荣留王,现在等于整个高句丽他已经是一手遮天了。

现在渊盖苏文又陷入了疯狂,更是让这个战争狂热份子增添了几分不走寻常路的动力。

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腕军事独裁者,现在已经不再想要什么权利,他只想要看到一场不一样的战争,一场令古今中外战争史上都有浓重笔墨,甚至是规模空前壮大的战争!

这似乎成为了他唯一的追求。

举国抗争,全民皆兵这种事在历朝历代各国之间不是没发生过,但像渊盖苏文这般,不顾一切的将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抓来,一个不留。

这简直就是想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显然是要跟李恪拼命。

……

李恪此时已经攻下了高句丽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第三大军事重镇——丹东城。

丹东城位于辽东城和国内城之间,在鸭绿江东岸,是高句丽防中原的第二道防线。

如果这里被敌人侵占了的话,那么都城可就岌岌可危了,因为过了鸭绿江,敌人完全可以一路凯歌,轻轻松松的南下侵略高句丽的王城。

现在丹东城再次被李恪用红衣大炮征服,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丹东城,可以说,接连两个在中原王朝看来都十分难啃的骨头,被李恪轻而易举的拿了下来。

若是隋炀帝泉下有知,只怕是要气的吐血。

想当年他三征高句丽,举全国之力征讨这个不臣之国,结果却是惨败而归。

最终甚至直接导致了隋朝灭国。

可现在李恪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接连拿下了辽东和丹东这两个除了高句丽王朝以外,军事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城市。

拿下丹东之后,鸭绿江以东的所有高句丽领土,全部沦为了李恪的囊中之物。

整个辽东地区,除了半岛以外,从后世的大连,到大兴安岭,再到长白山一带,全部成了李恪的地盘。

现在只要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等抵达国内城之日,就是李恪统一半岛之时。

等高句丽灭掉之后,半岛地区的新罗和百济两国自然不足为惧,随便给点好处,连哄带吓的,不怕他们不投降。

如果他们实在不投降的话也简单,反正李恪这次出来带的炮弹够多。

一切恐惧都源于火力不足。

俗话说的好,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

红衣大炮虽然在李恪的时代是非常落后的武器,但在这个时代,却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五十门红衣大炮虽然数量也不算多,但却可以吊打一切不服。

李恪拿下丹东城的第二天,便开始组织渡江。

十五万大军分成三路,其中一路五万人先行渡江,防止国内城有军队过来阻止自己渡江。

鸭绿江不同于其他的江河,鸭绿江在这个时代可谓是十分凶险,水流湍急不说,水里还有各种水兽,鳄鱼,食人鱼之类的。

所以一旦在鸭绿江被阻击的话,那么很容易损失惨重。

虽然李恪有红大大炮,可问题是现在是雨季,这几日接连下了几场大雨,鸭绿江的江面已经扩大至近五千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五公里宽的江面,放眼望去,不知道的人说不定会以为这特么的是大海呢!

如此宽的江面,红衣大炮也使不上劲儿,根本够不着对岸。

所以李恪只能分三路渡江。

第一路渡江之后,还得先往前推进个百八十里地,给第二路和第三路大军留出空间。

所以光渡江就至少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

就在李恪等待大军渡江的时候,早就渡江的情报人员,传回了前方的具体情况。

当李恪得知渊盖苏文竟然集结全体国民,准备与李恪决一死战的时候,不由得眉头一皱。

根据这情报所述,渊盖苏文不仅招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派发武器装备,并且组织大军对他们紧急训练,还命令全国还没有沦陷的城市和村落所有百姓,只要不是老的走不动路,就得拿起武器,藏在山野林间,藏在大街小巷,一旦李恪的军队进入攻击范围,所有人都得拼了命的上。

这特么不就是游击战吗?

李恪眉头一皱,陷入了沉思。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军现在全部渡江,反倒有危险了。”

想了想,李恪还是决定先不让所有部队渡江,只让先头部队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