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两分,百废待兴,贼岁未平。”
“外患两分,北突厥,西吐谷浑。”
小胖子所说的缺势四分的也是李世民下个月登基后会着重施力进行的一系列举措的缘由。
由此可见,李泰虽然只是六岁稚童,却对天下之势看法不俗,怪不得深受李世民的喜爱,不仅是嘴甜,脑子也好使,是言:二凤有麒麟子名曰青雀。
穆方知见小胖子自己已经主动的抬了脚步,趁热打铁道:“殿下果真如坊间所言,胸有凌云志,目有山河气。”
听到穆方知这么夸自己,李泰不由得抬起头:“那是,不看看本王是谁~”
“不知卫王殿下是否听闻前些时日,太子殿下因国库空虚,只能将内帑挪用,强备军需,以防外敌来犯?”
“就是说,阿耶给我的例银都比往常少了不少,不过这不是尉迟将军提出的么。”
李泰看向尉迟敬德有点心慌,自家阿耶不是都给钱了,今天闹这出,难道是想让我出钱?可我也没剩多少钱了啊………..
尉迟敬德对上李泰的目光,有些心虚,但为了大唐(肯定不是因为那几坛子酒…真..的.),还是硬着开口道:“主上确实安排内帑钱银让俺准备军需,加上知节捐的那几十万,别看还挺多,但其实也就够这新招募的军士的粮草,甲胄兵器还是远远不够的。”
“按照我大唐惯例,这些不都是军士们自己准备么,尉迟伯伯莫不是以为小王年纪就不懂了?”
尉迟恭抱拳认真回道:“俺尉迟糊弄谁也不能糊弄卫王不是?是,你说的没错,以往都是军士们自行准备,但这新招军士都是为了作为精锐预备补充,他们自行准备的兵器甲胄寻常营帐或许足够,但作为他们来说,未来对阵的都是敌方精锐之士,对刀对枪之人都是悍伍,身手在我等的操练之下或许相差不多,但对阵都是一瞬间的事,一刀下去,装备上的差距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李泰也听明白了,不过这跟他一个六岁的小孩子说有啥用,虽然他是李二凤的宝贝儿子没错,但他最多就是跟他阿耶提点建议,别的又能干啥,让他练兵?那不是瞎子剥蒜——瞎扯皮么。让他拿钱?现在生活费少了不少,自己吃饭也紧张啊。
于是干脆敞开了说道:“那几位今日找小王我到底所为何事,不妨直言,小王我也直说了,要钱是真没有。”
三人对视一眼,这小胖子误会了啊这是,怪不得刚刚一脸便秘的样子。
穆方知说道:“卫王殿下误会了,我们并不是问殿下讨要钱银。不过既然殿下也直说了,那我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其实今日我们前来找卫王殿下您的主要目的是想让殿下出面,作为明面上的主事,买矿造器,钱和人都由我们这边出,而且,所产皆为精钢。”
李泰刚想说不就是想让自己给他们背锅么,可是话到嘴边又听到穆方知说的最后俩个字“精钢“。
他之前也听夫子讲述过往朝代冶金历史的时候说过,最早的炼钢工艺就是用熟铁吸碳加热捶打,最后会得到名为块炼铁渗碳钢的粗钢,但产量低品质差。
后在西汉时期工匠经过改进创新,得到了百炼钢、这一新工艺,品种繁多,又五炼”、“九炼”、“卅炼”、“五十炼”、“七十二炼”以及“百炼”,用这个工艺产出的刀剑质量很高,但很费时费力,中期则已经出现了炒钢这一工艺,破了先前生铁不能转为熟铁的界限,此外还有铸铁脱碳钢。
到了东汉末年则是出现了灌钢法,将生铁炒成熟铁,然后同生铁一起加热,但并不普及,三国时期仍是以百炼钢工艺为主。
等到了南北朝时期,宿铁刀的发明者北齐信州刺史綦毋怀文,在前者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原本只用水蘸火,改为了用动物的尿液、粪便和内脏进行蘸火,用此法炼出来的钢铁锻造出来的宿铁刀刚柔并济,在南北朝时代盛行开来。
而唐朝至今沿用的还是之前的炼钢法,不过每年产量并不足以供给军队大面积使用。
而穆方知刚刚所说的精钢,若是真让自己做出来了,又不用自己花钱,还能得到功劳,至于别人会不会眼红搞自己?
怕不是自己给自己套脖圈呢,离死不远了。
不过虽然穆方知三人提出的条件很诱人,但李泰虽然年纪小,但总归是在宫里过活的,这事情难道有这么简单么?
沉思一会,还是下定了决心,开口道:“不好意思了三位,小王我无功不受禄,还请….”
没等李泰说完,穆方知打断道:“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