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洗衣板,重则挨打。我哪会想到待我慈祥和蔼的外婆年轻时竟然性格极为暴烈,妈妈和舅舅们三不五时就会因为犯错而被揍上一顿,外公都不敢出言相劝。
后来我问外婆,“如果三岁那次我咬的是你,不是外公呢?你会不会揍我?”
外婆从老花镜后扫我一眼,淡淡说,“我会给你嘴上套一个笼头。咬人?连饭也不许吃。饿上两天,看还有没有力气撒野。”
那时我很庆幸,当初咬的不是外婆,否则童年阴影恐怕就不只是被父母离弃了。
名字事件以父母郑重向外婆道歉告终,承诺以后在我们家里不再有谎言。我也讷讷对外婆说对不起,却又捋虎须:“如果我撒谎时高明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被外婆发现了?”
外婆回答,“你记住,假的终究是假的。你以为你骗的是别人,但实际上你损害的是你自己。一切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来。你也不要以为你影响的只是你自己,你的谎话也会连累别人。”
她知道我对佛经佛祖那一套逆反,便极少提起,而我那时对外婆的话并不怎么理解,只觉得有点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意思,还是佛经那一套。及至多年后——外婆已离开我的这许多年后,需要走过许多路,见过许多人,读过许多书,经过许多事,我才明白外婆所言的真义——
谎言不只是对事实的错误描述,不诚实的行为也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这种行为通常显得无害,缘于微不足道的恶意和无知,有时只是为了逃避一些微小的责任。但这一切都掩盖了谎言这种行为真正的危险性,因为它和那些巨大的恶行本质上是一样的。谎言会腐蚀世界,而腐蚀正是谎言的目标……
外婆过世时我十四岁,望着那个装着骨灰的小小瓷坛,我在心里忏悔,并默默保证说,“外婆,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研读佛经,也许那时会再改回迦叶。但无论信不信佛,我都会一心向善,诸恶莫作。”
后来许多年后读《楞严经》,读到灵山会上,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于是释迦宣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方知禅宗一脉即是如此来的,也才知外婆为我取名迦叶的本源出处。
梦境一如既往的温馨,细碎,长长的山壁与佛像,金碧辉煌的佛之国度。
然而这个梦已有好些年没做过了,现在竟重新出现。是预示,还是暗示什么,或许,与重读《楞严经》有关?
最近开始重读楞严是因为世德。“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我太想知道开悟是怎么回事了。
一直都记得那个我和世德在下着大雪的溪谷里跋涉,然后他消失不见,我需要攀上雪峰进入一个神秘世界核心,然后就能找到他或某个答案的奇异梦境。世德却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梦只是梦,什么也不代表不说明。而我原以为他既然要开悟,应该对梦境更信赖才对。在我的认知里,梦境也属于灵性层面,但世德显然并不这么看。
佛国,佛国……
我把梦境告诉大平,他跟住一位师父在学习易经之类,对佛家、道家的东西也有涉猎。
“会不会是走火入魔?”大平立刻说。
“什么走火入魔,我吗?”
“《楞严经》里不是有五十阴魔一说?”
我陡然一惊,立刻便想起来。“五十阴魔”是说一个人在禅修有进展时,会有各种感觉和感受,出现各种境界, 如果见解不正确,就会落入魔境。魔境即是自己内心生起的障碍,以及从外界招惹来的能量干扰……
“有一个魔境是’见光见佛’,忽然感到十方世界都变成紫金色,所有生物都变成了神佛,或者看到一佛受千佛围绕……你意思是,我所梦见的佛国其实是入了魔境?”
“恐怕是。”大平说。
我再一想,便笑起来。
“你笑什么?”大平问。
“五十阴魔是对人家修行佛法的人说的,我哪里是什么修行人,更何来禅修,也就自然不会是跌落魔境。何况,这个梦我从小就做,难道从小我就坠入魔障?那我该是何等罪业深重啊。”
“那倒是。不过有没有可能,是你前世罪孽深重?”
“问题是梦中一切只给我安宁和欣喜,并无任何阴森恐怖。”
“那应该就不是走火入魔。要不要我帮你问问师父?”
婉拒了大平好意,无谓为这点事情就麻烦人家。何况我突然福至心灵,隐隐有了些揣测和感悟:冥冥中,是否有力量在予以暗示或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