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羊汤,外面的天色已经全部黑了起来,然而街上的行人却络绎不绝,比王明志来时更甚。
商贩也多了起来,有的就地摆摊。有的挑着担,走街串巷,有时还能看到耍杂技的,引起人们阵阵喝彩。
叫卖声、欢笑声、还有那热闹的敲锣打鼓声,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回到客栈,已经接近三更天,听到开门声,父亲立马从床上坐了起来,满脸戒备。想来是因为身上带的钱,而睡不踏实。
看到是王明志,身体才放松下来,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玩的兴起,一时忘了时间。”王明志回答道。
次日,父亲早早起来买好了包子,才叫王明智起床吃。
吃好早饭,套好牛车,又分别到粮店买了大米和糖,路过一个糕点店,王明志才想起来,答应王梦瑶要给他带糕点,
又买了桂花糕和蜜饯,付钱的时候,王明志也不有一点心疼。话说糕点这么贵的吗?
不到中午父子两个便到了村口,王梦瑶和村里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看到是父亲和哥哥回来,立马就跑了过来。满脸期待的看着王明志。
“走,回家。”王明志说的。
到家把包好的糕点递给王梦瑶,她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裹,手也不洗,便抓了一个蜜饯放在嘴里。
蜜饯是有。坚果,瓜果,水果经过多道工序作而成,又因为需要大量的蜂蜜, 因此制作成本较高,所以就卖的比较昂贵。
王明志将车上的糖和米搬进家里,牛车从牛身上取下,把牛拴在院子里。
“孩他娘,把我珍藏的那两壶酒拿过来。”刚放下手中的活,王养生便喊道。
“干什么,大中午喝酒啊。”王明志的母亲厉声道。
“我喝什么酒,这不是还需要继续用牛车吗?我得给老三打个招呼,总不能空手去吧。”父亲回答道。
听到父亲的话,母亲也没再说什么,拿着两坛酒递给了父亲。
潭酒不大,也就二三斤样子,王养生便拿着走出了家门。
片刻,王养生便满脸笑容的回来,手里空空如也,想来是三叔答应了此事。
下午又是一通忙碌,这次从下午开始忙到深夜,搅拌花米糖,王明志感觉。自己的双手都要肿了,累的饭都没吃,倒头就睡了,
还是原来的地方,因为这次拉的多,整整两天才卖完,这次卖完没有急着回家。
父亲驾着牛车七拐八拐,竟然走进了一片树林,只可惜是冬天,树上光秃秃的,树下到处是牛,还有人在讨价还价,原来这里就是个牛市。
父亲穿梭在牛市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在一个高大的黄牛旁边停了下来。
“老弟,来看牛啊。”一个头发稀疏,牙齿微微发黄,身材瘦小的老汉道,笑起来看着满脸憨厚。
“对,来看一看,这是你的牛吗。”王明智的父亲问道。
“好眼光,我这个牛在这一片不说最好,也能排到前几,你看这牛皮毛,明亮有光泽、健康,再看这脖子和四肢、粗壮有力、能干活,你再看前面,胸膛宽阔,你在看牛的屁股、肥大,能生养如果不是家里遇到事情,我是不会卖的”一说到牛,老汉话就滔滔不绝。
“你这个牛几年了,”王明志的父亲看他说的不停,便出声打断了他。
“四年了,我从小把他养大。买回家就能干活。怎么样搭把手。”
搭把手,就是讲价钱的一种方式,在牛市里不能明着说价格,双方把手伸衣袖里,伸出手指比划价格。
虽然看不到他们谈论的价格,但从不断抖动的衣袖,可以看出相当激烈。片刻后,父亲王养。便把手从衣袖里拿了出来,想买价格应该谈妥了。
然后就要去官府登记,牛在古代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得随意买卖,更不得随意杀害,如果随意宰杀耕牛,便会被流放。
在官府办完各种手续,已是午后,赶着牛车,牵着牛便回家了。
王明志家卖了牛,不一会儿便传遍了王家庄,村庄的人纷纷过来观看,轰动的程度。比后世买辆车更甚。
看完牛。村里的人也不禁纷纷猜测。他们家哪里来的钱买牛,在村子里都知根知底,
王明志家有多少钱他们不知道,但卖头牛的钱肯定是没有的。
“养生,这牛要不少钱吧,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吧”一位老者问道。老者这头发花白,牙齿没剩几颗,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