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完全被震惊了。
没有想到这小子年纪轻轻懂的还挺多,并非是忽悠他的。
朱标也是大为震撼。
“天啊,这么多的国家,我以前都未曾听说过。”
“御史大人,你这知识储备太深厚了,我朱标都得叫你一声老师了。”
朱标对朱辰是敬佩的不得了。
他从未接触过这些知识。
那些知识渊博的大儒也都不知道这些。
足见朱辰有多厉害。
朱辰谦虚一笑。
“太子客气了。”
朱雄英眨巴大眼睛,对地球仪很感兴趣,歪着头看。
听完朱辰的解释,就更感兴趣了。
“皇爷爷,辰叔懂得太多了。”
“按照辰叔的说法,将来这些国家都会成为大明的敌人。”
“那大明现在就得早作打算了。”
朱元璋摸着胡子微微颌首,也是这么想的。
李景隆瞪大虎目,激动万分。
看看朱辰,再看看朱元璋和朱标,以及朱雄英的反应。
李景隆决定,以后得多跟朱辰搞好关系。
“辰小子你刚才说有两方面的原因。”
“但你现在只说了一方面,那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问一句。
朱辰朝座位走去,招呼大家继续坐下来吃喝。
“其二,影响经济。”
“影响经济?咱不解。”
“在咱看来,海根本就创造不了经济。”
“最多影响打渔,影响渔民生计。”
朱元璋坐下之后,发出疑惑。
朱辰顿时笑了。
“陛下,你这么说就目光短浅了。”
朱元璋立即一拍桌子,吹胡子瞪眼。
“你说咱目光短浅?咱可是大明的皇帝。”
朱辰端正态度,赶紧解释。
“陛下,你有所不知。”
“海洋占据整个大地面积的七成以。”
“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源。”
“如果建立海丝绸之路,发展海贸易,能赚大钱。”
朱元璋愕然。
“咱只听过陆丝绸之路,还没听说过海丝绸之路的。”
“不大相信海贸易能赚多少钱。”
朱辰笑着说道:“那是没遇到我,要是遇到我早就听说了。”
看着朱元璋和朱辰旁若无人,一来一回交流。
朱标和朱雄英以及李景隆发现,朱辰很对朱元璋的胃口。
普天之下,也就只有朱辰在激怒朱元璋之后,敢这么侃侃而谈。
朱元璋神情复杂,喝着二锅头。
“信息量太大了,咱得慢慢消化。”
太子朱标也是深有同感。
若不是来朱辰这里这一趟,他是接触不到这些新知识。
也不知道,原来海居然隐藏着如此之多的资源和财富。
若是大明实行海禁政策,无疑会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损失。
现在朱标能了理解,为何朱辰会说实行海禁政策会祸国殃民了。
这么看来,形容的相当贴切。
朱辰没夸大。
“海禁政策咱就不颁布了,至于其他的以后再慢慢说。”
“现在大明还不富裕,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毕竟大明立国也就十年左右。”
“等以后大明富裕了,再建造舰船,组建舰队。”
朱元璋现在彻底服气了。
这个海禁政策是肯定实行不了了。
但是想发展海贸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简单一句话,大明缺钱。
朱辰一听有点着急。
但是转念一想,也知道能让朱元璋放弃海禁政策已经很不容易了。
大明确实也不富裕,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百废待举。
而且组建舰队是很烧钱的。
目前确实建不起。
后面再教朱元璋几招,等国库充实了,再搞水师也不迟,慢慢来。
等舰队建好之时,就是倭寇灭亡之日!
今日不除,后世必成心腹大患!
“陛下,现在你还要我脑袋不?”
朱辰嬉皮笑脸,故意说道。
朱元璋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