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儿,过来,给你三姑端杯茶。”香莲的前大舅母热情的招呼着床边的男人。
“嗯”,坐在床沿上的男人哼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杂志,站了起来,走过来,端着香莲前大舅母递过去的热茶。
“三姑,你喝茶。“怯生生的对着香莲的娘轻声细语的说。
因为是背对着香莲,香莲只看到眼前的这个男人个高大约在一米七左右,不算胖也不算瘦,甚至有点让人觉得强壮而结实那种的感觉。香莲得心里居然翻腾起来,这是香莲有人提媒以来个子最高的男人,不禁让香莲有点出乎意料。
“好,好,好,我喝,我喝。”香莲的娘居然脸也红了,可能是激动吧,诧异的瞪着目不转睛的眼看着眼前叫她三姑的人,眼前的男人不好意思的递上茶就又回床沿坐着去。香莲的娘满脸写满问号的转向她的前大舅母直直的问,“嫂子,这是谁啊,咋叫我三姑呢?”
“你看你啊,她三姑,这不是南山咱二哥家的四小子吗?”前大舅母边说便使着眼色看着香莲。
“哦,是,是,嫂子,你看都长这么大了啊,小的时候我常去二哥家里,二哥领着我满山的摘果子吃,六零年,咱这边没的吃,二哥那边靠着山,满山的桃啊,杏的。二哥那时才十几岁来,后来听说二哥结了婚就再也没去过了。”香莲的娘开始滔滔不绝,她好似完全回想起了了小时候的记忆里她的二哥。
前大舅母说的南山就是香莲她姥姥的娘家香莲太姥爷的家。香莲的姥姥的娘家是南山里椒窝村,离香莲的村子整整六十多里路,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就是十几里也是很遥远的地方,何况六十多里路,而且还在山沟里。香莲只听说过,从来也没去过。因为那个山沟里盛产麻椒,所以就叫椒窝村。
香莲的太姥爷也就是她姥姥的亲爹,也不知道祖籍哪里,是个有钱人,后来到了椒窝,看好了风水,置了大片产业,在那里安了家,娶了三妻四妾。
香莲的姥姥杏仁眼,柳叶眉,长得很漂亮,很有大家小姐的风度。虽然香莲娘没一点她姥姥的含蓄。香莲的姥姥是正房嫡女,排老二,可惜她太姥姥死得早。香莲的亲姥姥总是说她是被她太姥爷给卖了问西村来的。她太姥爷家大业大。姥姥不堪回首的岁月里太姥爷死了以后,香莲听姥姥说,光她太姥爷的书籍就焚烧了几箩筐哩。
因为她的姥姥怨恨他的父亲娶了几房妾,太姥姥不开心死得早,她姥姥也吃了没娘的苦头,自己又是小脚,很少回娘家,也很少提起娘家来。
香莲的娘也不是跟她这女儿有耐心拉呱的人。香莲自然不知道前大舅母说的谁。反倒香莲受她三爷爷的宠溺,对他父亲家族听她三爷爷爷讲,她知道的多了去了。
“是啊,这要不是你大哥年年去,咋知道二哥家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啊。”前大舅母略有知天下的自豪感侃侃而谈。
因为前大舅混得好,前大舅家里有大轮车子赶路,所以年年走太姥爷家看舅,太姥爷三妻四妾香莲叫舅舅得多的数不过来。刚香莲的太姥姥就生了两个女儿四个儿子。
香莲的娘出嫁了,自然也就不去他舅舅家了。那时候还保留着封建社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陋习,这儿更没出嫁的女儿看舅的规矩,何况路又远。香莲记得的她娘除了天天跑姥姥家,就连村子也很少出去过。总是在春节的时候,香莲娘就从她姥姥家拿回些山里的满是枣核的远枣,柿子皮,和带着白霜的柿饼,分给她和她的妹妹弟弟吃。
那时候香莲的妹妹和弟弟都是拿出来故意的吃给人家的小孩子看,馋的他们流着哈喇舔着脸子哄着他们要点打牙祭,这时候她的妹妹和弟弟那优越感,翘的鼻子都上天了。
香莲听着前大舅母的话音,原来这个让他眼前不一样感觉的男人居然是娘的表哥家的孩子,要是这样,大舅母说的人是难道就是他!香莲心里画魂了.....
“四儿,把这杯茶送到南屋你大叔那里去。”那人屁股还没沾床,香莲听见前大舅母又吩咐他。
他赶忙又过来接过前大舅母手里的热茶,瞟了一眼坐在门口小凳子上的香莲,脸有点红,香莲赶忙起身给他开了门,他便端着茶走南屋去了。
“香莲,我跟你说的人就是他。”大舅母又回过头来对香莲的娘说,“她三姑,你看着咋样啊?”
香莲的娘愣怔了一下,“这行吗?嫂子,这不是近亲吗?”
“她三姑,这算什么近亲,都三代以外了。小的时候去吃的东西多,大了去的少了,别忘了你二哥可是个好人”。前大舅母继续给香莲娘倒着茶。
“这还是香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