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五的婚事定下后,周氏的心事也就放下一大半了。几个儿子挣钱的挣钱,唯一担心的就是许老四了。
三妞被过继给许老三之后,许老四就更不常回家了,在镇上做工就歇在镇上大通铺里。
眼见许老五的婚事定了,朱氏也开始着急起大妞的婚事,大根的婚事朱氏还想再等等,毕竟男娃还是等年纪大一点再说,也想把新房子修起来了再说婚事。
连着出了两天太阳,又是下几天雨,三妞晚上睡觉时踢了被子,有些着凉咳嗽,半夏下午收了摊去镇上买了些梨回去熬冰糖水。
又扯了些布回去准备给小丫头做两身衣服,还买了两朵小头花。
回到家半夏先是拿了几个梨给周氏,再回到厨房做冰糖雪梨。把梨把那头切了一圈下来,把梨肉挖出来放进冰糖和梨肉,放进水里蒸。
三妞咳嗽,半夏就准备晚上吃清淡一些,打了两个鸡蛋宰了肉馅儿,准备做白菜蛋饺。
“三妞,来喝梨汤了。”半夏见梨子蒸得差不多了就把在院子里玩的三妞叫了回来,小丫头屁颠屁颠地回去。
看着小丫头喝了梨汤,拿着篮子准备去地里摘些辣椒回来,给许老三做个辣椒蘸水,许老三的口味比较大,那么清淡的他吃不下去。
“这就是许家那个不下蛋的儿媳妇。”半夏走过村里的三棵树下,身后一众闲来无事的老太太指着半夏。
“那许家不着急?”一穿着灰色破旧衣服的老太太问。
最先说话的那老太太满脸皱纹,那面相一看就是刻薄尖酸相。
“能不着急嘛,这不老四的媳妇儿休了,把老四的女儿过继了,就想着带个儿子来。”
“原来是这样,我还说呢。要我说女人还是得在家安生地呆着,一个女人家家的出去抛头露面的像什么样子。”
“就是,能挣再多钱有什么用,生孩子才是正事。”那老太太说完擤了一把鼻涕,毫不在意地在鞋子上一擦,接着说,“还是你家媳妇能干,进门不久就怀上了。”
被夸的那个老太太,一脸自豪,自家的儿媳妇和半夏差不多时间进门,都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铁定能生儿子。
几个老太太说了一通,其实心里可羡慕嫉妒许家了,特别是嫉妒周氏,找了几个能干的儿媳妇儿,天天穿着好衣服在家带孙子孙女。
几个老太太的话半夏可没听见,就算听见了半夏也不会搭理。
摘好辣椒,半夏见其他的菜也长出来了,便顺手摘了些放进篮子里。不过,地里的高粱那些庄稼长得就不尽如意了。
挎着篮子绕到了张寡妇家去找杏娘,杏娘正在院子里给菜拔草。
“杏娘。”
“三嫂你来了。”杏娘把草扔进鸡棚里,洗了洗手过去。
“我给三妞扯了布回来,你帮我做两身她的衣服,你知道我的手艺可做不成。”半夏拿出刚才出门时带着的布。
那布有三种颜色,粉色杏黄色还有水蓝色,都是小丫头穿的颜色。
“你用杏黄色给大妞还有二妞做两身,其他的都给三妞做。”半夏说,“你会做城里姑娘穿得那种衣裙吗?”
村里的姑娘穿的都是窄袖上衣窄脚裤子,都是为了方便平时干活,半夏想着大妞和二妞的生日快来了,两人年纪大了也该说亲了便想着给她二人做一身衣裙。
杏娘点点头:“放心吧,铁定给你做好,做好了我给你送去家里。”
两人说好后,半夏留了下些菜便回去了,许老三比半夏早回来一会儿,正在院子里教三妞念字,大妞和二妞在一旁听着。
许老爹在屋檐下吧嗒吧嗒抽着烟,愁眉苦脸的,不用想也知道是在愁地里的庄稼,眼看就要到收成的日子了。
家里人劝了又劝都没有用,周氏发了话让随他去。不过,这老天爷也像是故意和人开玩笑一般,一出太阳就要连着几天下雨。
刚吃了晚饭,许久没回家的许老四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消息。
“码头的管事说有几搜商船都翻了。”
许老三等人惊了一跳,下午从码头回来的时候都没听说啊,这怎么突然有商船翻了。
“听说是下大雨,起了浪打翻的。”许老四啃着从镇上带回来的馒头。
半夏见他咽得有些困难,给他倒了一杯热水,又去厨房给他下碗面,上面还卧了个鸡蛋。
许老四已经许久没有吃这么好吃的东西了,来不及说什么,狼吞虎咽地把一大碗面吃了,连汤都不剩。周氏和许老爹见了,也心疼起来,之前再不成器,那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