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她家拖人来说亲了。”朱氏激动得站起来走过去。
大根有些惊讶,最近去杨家村卖豆花都会碰到杨里正,就算不买也会和自己闲聊几句,打听自己家里人,原来是因为这个。
又想起只见过那一两次的杨家姑娘,说话声音温温柔柔的,对人大大方方的,见到谁都笑眯眯地,右边嘴角的梨涡若隐若现。
“娘,你答应了?”
“怎么?你希望娘答应?”朱氏问。
大根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想了想面前又浮现出那张带有梨涡浅笑的脸,有些脸红:“娘做主就好。”
朱氏一手带大的儿子,哪能不知道大根的意思,不过也得等许老五回来再说。
正想着许老五就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和媒婆所说的相差无几,那姑娘确实如媒婆所说一般,朱氏这才放下心来,只等媒婆下次来就把大根的婚事敲定了。
媒婆那边也回去给杨家回了话,杨里正媳妇还有些不高兴,在她看来自家姑娘这么好,还考虑考虑,杨里正倒是想法不同,恰好是这个结果让杨里正更加坚定了要和许家打亲家的想法。
正巧杨里正的女儿出门摘菜回来,杨里正想了想还是告诉了她,杨里正女儿杨茹娘虽然害羞,不过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是很认真的听父母说。
“是他?”杨菇娘想起每次都是挑着担子出来卖豆花,待每个人都是很和气的,遇到老人家还会多舀一些豆花给别人。
“怎么样?女儿这个夫婿可还满意?”杨里正打趣到。
杨茹娘羞得跺了跺脚:“但凭爹娘做主就是了。”然后回了屋。
杨里正一瞧,这就是同意的意思了。
不知道媒婆哪天来,朱氏只好在家连码头也不去了,毕竟儿子的终身大事最重要。
隔了两日,媒婆就来了,问起考虑得怎么样时,朱氏和许老大点头同意这门亲事,直说这是自家的福气。
给了媒婆的跑脚的钱,然后又和媒婆商量好后面的事情,便麻烦媒婆多跑跑路。
媒婆见事情能成自然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这可是赚钱的机会,自己怎么可能放过呢。
不过,两边的孩子都小,婚事最后定在了等杨菇娘及笄后。大根知道自己的亲事定下来后,也学着当时许老五那般到镇上买根银簪子和朱氏打好的银镯子一起送到了杨家,便是定亲的信物了。
杨里正两口子收到媒婆送过来的东西,掂了掂镯子和簪子还不轻,更满意许家了。现在没有哪家订下亲事后还送两样定亲信物的,就是有也是最细的银镯子。
杨菇娘接过未来婆婆和未来夫婿送的定亲信物心里高兴极了,不过面上放着外人不显,回到房间才把东西拿出来东看看西瞧瞧怎么都看不够,最后舍不得地把东西放进柜子里锁上。
等日后每次家里有好吃的大根都趁卖豆花时给杨菇娘和她弟弟送来一份,杨里正两口子对这个未来女婿更加满意,隔一段时间就会放杨茹娘出来让两人间上一面。
为了娶媳妇儿,大根也更加努力地卖豆花挣钱,现在挣的钱只用交给朱氏一半就可以了,剩下的大根自己留着,到冬至这天大根一数,这才发现自己居然攒下了二两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