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能成吗?”朱氏一听让大妞去还高兴。不过,也担心大妞能不能行。
“没问题的,你怕吗?”许老三问。
大妞摇摇头,她才不怕呢,再说了还有五叔和五婶一起呢。
“老四也去县城帮忙,一个月一两银子,除了老四之外我找了大堂哥两口子还有金三娘去县城,到时候大妞和金三娘也有伴。”
“二哥你要每日负责把菜送到县城铺子上,对了大根,你得去一趟你老丈人家让他帮忙再找个靠得住的村收送往县城的菜。”
挨着杨家村的那几个村子里都有人专门种菜来卖。许老三也和里正说好了,要是村子里有人拿菜来的也可以。
杏娘和大妞去了县城,镇上铺子上就少了两人。不过许老五不卖吃食了就空了一个人下来,就直接在铺子上帮忙,剩下的一个人便让林氏去,现在三根周氏也可以带着半天了。
许家人人都有事情做,就连许老爹也要和许老大一起削竹签。许老三挨着安排下去,大家都没意见,许老爹见了也很是安慰,放下心来去了许大伯家。
许伯娘知晓让大儿子大石两口子去县城铺子上,每个月还一人五百文的工钱,高兴得合不拢嘴。之前许家招人,自己儿媳想去都一直拦着,就怕添加麻烦,这次是许老三主动提出来的。
许伯娘擦了擦眼泪,真是太好了,老二一家发达了也没有忘了自己这一家子。
人的事情安排好了,许老三又在家里呆了一两天才去县城。上次办铺子事情的时候,就在县城找做了桌子和锅。这次去许老三带着许老五两口子和大妞校先去县城,等正式开业的时候再带许老四他们去。
这是大妞这么大第一次来县城,一进县城就伸头东瞧西看的,看得头晕眼花,杏娘也没好到哪里去。
几人先去把桌子和锅分别拿回铺子,然后才开始收拾。做这些都是在镇上铺子上做惯了的,没花多长时间就弄好了。
剩下的就是后院几间屋子,只有三间屋子,许老三就找人把两间大的隔成了四间。许老五和杏娘住一间,大石两口子一间,大妞和金三娘住一间,许老四一人住一间,剩下一间留着许老三偶尔来县城住一下。
铺子前前后后都打理好了,许老三放心得回到家。杨里正那边也找到提供菜的村子,是杨家村下面的一个村子,周家村。
两日后,许老二往县城送了第一批周家村的菜,还把大石两口子和许老四还有金三娘送去了。
正式开业这天,半夏带着孩子还有周氏和许老爹也去了县城,许老三点燃鞭炮,半夏拉下匾额上的公布,“许家食铺”四个字出现在面前。
吴捕头带着一众弟兄也来捧场,大家见吴捕头和“许家食铺”的老板相识,看样子交情还不浅,也纷纷进去捧场,因为吴捕头的原因和许老三有秀才这个功名在身,也在日后少了许多麻烦。
许老爹和周氏见这么多人来吃饭,也不担心以后生意的问题,也高高兴兴地帮着忙。
吴捕头一行人选了冷吃鱼,许老三亲自煮好端出来,陪着他们一起。半夏也在厨房亲自炒了几个下酒菜,还去隔壁酒铺打了些酒给他们。
有几个客人都要吃酒,许老五见状就去隔壁买了两坛酒过来,客人要多少就卖多少。这样连带着隔壁酒铺的生意都好了许多。
东西弄得干净又好吃,虽然价格是镇上的两倍,但是也因为县城没有感到新鲜,开业后生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