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县城返回五峰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这次终于不用再和一堆人挤那种黑面包车了。
只不过返乡的最后一段山路当真不好走,七拐八绕,崎岖难行。
而且今天霜冻来得早,路面坑坑洼洼地结着冰,时不时还会打滑。
这八九公里都快赶上他从县城回安凌镇的那七十公里所花费的时间了。
看来是得在县城里再买套房子!
其实之前他就有这个想法,只不过老爸老妈故土难离,一直舍不得五峰村,这趟回家得好好做做老两口的思想工作。
小罐茶的加工厂选址定在了安凌镇,毕竟村里交通不便,起码也得在镇上才方便打开销路。
回到村里的时候夕阳斜照,正赶上饭点,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飞出炊烟阵阵。
刚进村口,就见三五个大娘穿着大棉袄坐在小板凳上聊闲天。
沐浴着落日前的最后一片暖光,聊一聊家长里短和道听途说来的故事。
这是冬日里清闲,也是大城市里少有的静谧与闲适。
村里几十年都没怎么有小汽车进来过,所以许军开车一进村口,立刻就引起了大娘们的注意。
都是看着许军长大的长辈,这些人许军或许也不是那么熟悉,但看见了该叫婶子还是该叫姨还是能分清楚的。
村里车子又跑不快,自然不能装作没看见。
于是行至几人身前时,许军还是稍微停了停,跟几人打了招呼。
“呦!这不老许家的么?”
“大学生回来了?”
“真有出息啊,这车可真漂亮!”
“有对象没有啊?婶儿给你介绍一个。”
“我有个侄女二丫,你们小时候还在一块儿玩泥巴呢,改天姨带她来给你看看,出落的可水灵了!”
“……”
只有三五个人,可一张口就好像有千军万马,商务谈判与礼仪教给许军的谈话技巧,好像在此刻也失了灵。
见她们没聊几句便开始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许军也不敢久待,多少有点落荒而逃的意思。
回来前,他跟父母提前说过,所以到家的时候,家里养的大鹅、老母鸡都被宰了。
前者红烧,后者炖汤。
老爸还从家里那结了冰的鱼塘里捞了两条新鲜的大鲫鱼出来,老姐和姐夫也带着孩子过来了。
许家这顿晚饭,吃的那叫一个热闹。
如今的许军,在许父眼里已经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也没再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训他。
即使一块儿喝着酒,顶多也就是问问他在外面的情况,然后叮嘱两句。
听许军提起回来的那条山路,许父明显是有些想法,只是似乎不好开口。
许军现在察言观色已经大有长进,自然看出老爸有话要说,于是主动问出来:“爸,您有什么话就说呗,这又没别人。”
许成友端着小酒杯,往嘴边凑了凑又放下,开口道:“也没什么事,就是我想着,咱家能不能出钱给村里修条路,毕竟这路不修好,进出一趟太不容易了,尤其是碰上下雨下雪。咱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也得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不能运气好赚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老许对五峰村是有感情的,做了半辈子的农民,现在想让他转型去当黑心商人那是真不现实。
许军心里思量了一下,这事确实值得去做。
五峰村民风淳朴,环境呦这么好,这里的乡亲们不该穷下去,而自己现在是有能力帮大家一把的。
正好,帮老爸了一桩心事,自己以后回来也能方便些,可谓是一举多得。
“行!回头我找人问问,是不是还得去镇上打个报告啥的?”,许军对这方面不太了解,回头说不定还得找石谦。
这家伙当富二代的时间久,石叔近几年生意做的也大,在当地人脉更广。
“找镇上没什么用,得去县城,找交管部门,咱们出钱,让人家批个条子就行!”,许军他姐夫张大发,在旁边接话道。
毕竟他平时出车拉货,没少跟道路和交管部门打交道,多少知道一些。
许成友摇了摇头:“不用那么麻烦,吃完饭,你去你三叔家一趟,把这事跟他说,剩下的就不用你管了。”
许成友口中的许军“三叔”,并不是许军的亲三叔,甚至连表亲都算不上,只是两家多年邻居,对方在家里排行又老三,才叫一声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