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一点点歪头,张嫣跪在他身前,板正他的脸,不许他躲开,“外祖母下手也真是够重的。”
“我能理解。”
张嫣也不再说话,刘盈看着专注为他敷脸的张嫣,眼角含笑,夜晚时分,两个人抵足而眠。
天色微亮,张嫣醒过来,看着刘盈怀抱着她的双臂,鸢尾小心翼翼的走进来,提醒她可以起来上朝了。
张嫣微动,不敢大幅度,看向鸢尾,摇头示意她今日不上朝,鸢尾又小心退下,张嫣这才回到原来的姿势,重新闭上眼睛,却毫无睡意。
天色大亮时分,张嫣就命沉香将刘盈送出宫去,并且还交代了沉香几个任务。
在刘盈走后,吕雉的身体就更差了,吕雉昨天晚上当着刘盈没有说出来的话在今日都说了,让她提拔心腹之人,保卫京都王城。
按照她的意思,吕禄和张偃职位不变,统领南北军。将张寿张侈提拔为校尉,执掌宫中守卫兵权,让吕家众人直接参与朝政,又说让朱虚侯刘章宿卫长安。
对于这个问题,张嫣其实也想过了,对于刘章,她想过了,还是不能让他宿卫长安。
至于吕家众人,到时候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张寿两位庶兄她也持保留意见,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兄长,她也有一分怀疑,就怕张偃还是喜欢当赵国太子时候的威风。
对于吕禄和张偃统领南北军,她也是不放心的,因此这次交代沉香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去通知南北军中的人,就是跟随在他们身边的亲随,若是真有什么风吹草动,她允许他们便宜行事。
因此对于吕雉说出来的事,她只是点头,至于做不做就又是另一回事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她已经想好了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做了。
在接下来的朝堂上,御史中丞及太常上书,效仿民间,兴建皇家学院,将长安众子弟聚集在皇家学院中统一教导,一来是为重臣子弟后代能团结一心,读书识字,少些吃喝玩乐纨绔子弟,二来则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班底,毕竟现今朝堂重臣都已垂垂老矣,有些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自有倚老卖老的嫌疑。
而汉如今已历三朝,他们也都是三朝元老,位高权重,当然这些话并不能直白说出口,只是委婉提出,这都是为了长安子弟教育问题。
而此次上奏等人也是得到了张嫣的许可,张嫣当即拍板,言道,教育乃国之根本,重中之重。在城中兴建皇家学院,而兴建学院所需费用,由皇家极其长安子弟出资兴建,届时皇室和长安高门子弟都可以入中学习。
而学院教师资源必是大儒,抑或是朝廷文臣,朝堂上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这也只不过是出钱的事情,学院兴建好,自己子孙后代可能能直接和皇家后代一起读书的,有同门情谊。
再不济也能拜在大儒文臣武将门下,所谓天地君亲师,拜了师可就是不一样了,自能平步青云。
大纲敲定,细节自有群臣负责,只要他们每隔几日上奏便是,张嫣又言,将殿中子弟聚集皇宫之中,先培养同窗情谊,又逢太皇太后久治不愈,朝中众臣之女也可入宫,于她一起为太皇太后祈福。
此话一出,大殿静寂无声,不明白太后是什么意思,张嫣笑出声来,继续说道“尔等不必如此,若是诸公不愿,哀家自是不勉强的,当然入宫后,诸位公子娘子开销皆由少府监出。”
黄季看向张嫣,又看看群臣,站出来说“陛下,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一片孝心,实在是万民之福,臣尚无子嗣,实恐无能为力,但臣小师弟现在京中,若能入宫,亲身侍奉陛下,定是欣喜万分,不知臣小师弟可有这份荣幸。”
“好,先帝对廷尉推崇备至,这才让廷尉当陛下的太傅,如今廷尉小师弟也能陪在陛下身边,哀家就更放心了。”
“臣替师弟谢过陛下,谢过太后。”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就会有第三个,今天的朝会开得时间长久,张嫣见有些人都站不住了,又命人搬来桌椅,又准备膳食,一边用膳一边讨论政务,倒也是和气融融。
太阳高悬,这才退朝,张嫣和刘康面对面坐着,两人脸上都很严肃,张嫣开口说道“只怕你祖母时候不多了。”
“儿知道了。”
“今天之事你也莫恼我,我愿意将这些骂名扛在我自己身上,你要知道,你祖母一去,朝中那些老臣只怕会欺你我孤儿寡母,而若将他们子孙后代拿捏着,也好让他们知道一二分寸。”
“儿知道了,谢阿母。”
“先莫急着谢,还有,皇家学院也是真的,这也是利国利民,你要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