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来是这样。他们怕生人,就像你弟弟初见你舅妈一样,你弟弟不是哭了吗?”赵志珍明白了。
赵元庆说:“志珍!今天我们刚来,它们不大习惯,慢慢地相处就好了。我们回去梳洗吧!”
一家人刚梳洗完毕,钱树林就来了。“豆豆!晚上睡得怎么样?”钱树林见钱豆豆就问了一声。
钱豆豆忙说:“哥!蛮好的!家乡就是好,空气好,气候好。再也不去哪城市了!”
正在这时赵元庆父女从后门也进了堂前。小志珍忙喊了声:“舅舅早!”
赵元庆也喊了声:“大哥早!”
“妹夫早!”树林赶快回应。
钱豆豆说:“元庆!你去看看红鬃马吧!给它添点草料,带它去饮点水。”
钱树林说:“不用了,我都看过了,你们快去吃饭吧!”
赵元庆昨天才来,谈不上开火做饭,这不是说做就做的事,得慢慢来。所以还是去钱树林家吃的。饭后钱豆豆就回屋了,一会儿,手拿一个包包又回来了。她对着钱树林俩口子说:“哥哥!嫂嫂!这是我们给你们的。”说着把包包递到孙福林手里。接着说:“我们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再也不回去了,你这房子就归我们了。将来钱龙长大了,我们再为他盖新的。”
包包沉甸甸的,有100块大银元,孙福林打开看了一眼,忙说:“豆豆!这不好吧!”说着她看着钱树林。
钱树林忙说:“妹夫、妹妹!这用不着,这房子本来就是爸妈给你住的,怎么还给哥的钱呢?”
钱豆豆说:“哥!话不是这么说的,我是嫁出去的女,哪有资格要爸爸妈妈留下的东西?”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只有孝敬父母的分,可没有分家产的权。父母死后,女儿是没有分家产的权利的。而如今赵元庆把自家房子卖了,来投靠妻舅,房子的钱还是要出的,不过用不着100块大洋,20块就够多了,山里木头建造的房子便宜。
赵元庆看出来了,给这么多钱,钱树林是绝对不会收的。就对钱豆豆说:“我看这样吧,给一半,我们留一半,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钱树林说:“妹夫!给一半也多了,就是把它卖了,也卖不到20块大洋\"又对孙福玲说:“玲玲!你就拿20块吧!好像不拿是不行了。”
孙福玲听了丈夫的话,从包包中取出20块,就把包包推给了钱豆豆。钱豆豆也看了看赵元庆,意思是问:怎么办?
赵元庆说:“好!就听大哥的,今后一切都听大哥的!”钱豆豆拿过包包再一次回房了。
赵元庆说:“哥!今天我就想去附近镇上看看,你去吗?”
赵志珍说:“爸!我也要去!”钱树林还没有回答赵元庆,这小姑娘倒是先说了。
钱树林略微思考了一下说:“去吧!我今天有空。”于是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坐马车出发了。
山城小镇并不大,就是有几家商店而已。还比不上一个大村。估计人口不足500,房屋不满百家。小商店到是齐全,生活用品样样俱到。主要买的人是赵元庆,钱树林也买了一些。赵元庆想买些大米、面粉,钱树林说:“元庆!不用,家里都有,面粉不就是小麦磨成的吗?小麦家里有。”在钱树林的再三阻拦下,赵元庆就没有再坚持了。
吃的、用的,买了一大堆,花了不少钱。可没有给赵志珍买一点东西。说是小孩子吧,都快读书了,想来想去,赵元庆是给她买了一个小算盘,供她学习用。于是乎,又赶着马车回家了。马车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从房屋里跑出两个小孩:一个是约10岁的小男孩,一个象小珍珍大小的女孩,异口同声的喊:“爸爸!”
钱树林忙介绍:“这是你们的姑父!那是你们表兄钱龙兄妹”钱龙兄妹,又连声喊了声:“姑父!珍珍!”
赵志珍明白了,原来他们是自己的表兄、表姐。忙叫:“龙哥!凤姐!”。钱凤只比赵志珍大三个月,这个她听妈妈说过。所以她得叫钱凤姐姐。
钱树林说:“你们快下来帮忙拿东西!”
钱豆豆也从屋子里出来了,她对在房子里玩的赵志宝说:“叫爸爸!”赵志宝也显得高兴的样子,一步一步地走到门口喊:“爸爸!”又喊了:“姐姐!”钱豆豆则又快速的把他抱起让开一条路。因为拿东西的大人小孩都进屋子里来。当然,钱树林没有进右屋,他只拿了给自家买的几样东西。清理一下东西,也就到了开饭时间了。
这一下八方桌刚好坐满。钱树林、赵元庆坐上,紧挨着钱树林下手的是孙福玲母女,西边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