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了一眼,是个小孩,就说:“小兄弟!你要干什么?”
“借来写几个字。”
药店是卖药的,老者很客气的说:“小兄弟!那边就有先生,你去问他借吧!”
这位先生就是坐堂的医生。年龄在60左右,蓄着三字花白的胡须,清瘦的脸上架着一副老花眼睛。赵志宝根据老者的指点来到桌前说:“先生!请借我文房四宝一用!”
老先生也还客气,就把笔、纸往赵志宝面前一推说:“你用吧!”
赵志宝也没客气,就在一张白纸上(方子用纸吧)提笔刷刷地写了6个大字:专治疑难杂症!把笔一放,说了声:“谢谢!”拿着纸条就要走。
老先生一把抓住字条问:“你是医生?”再仔细的看了看赵志宝说:“你一个小孩子开什么玩笑!还专治疑难杂症!看病不是玩家家,你还是等长齐了毛再说吧!”
赵志宝忽的一下从老先生手中把字条给拿了回来说:“你怎么知道我不会看病?”他又看了看先生说:“哦!原来你就是医生哦!是怕我抢你的生意吧!这样好了,看在你借给我文房四宝的面子上,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好吧!再次谢谢你!”
那年代行医不一定都有行医证,江湖郎中多的很,不过大多是哄人的,老先生想这种事不好管,让他去吧!
赵志宝出了药店,就回到了马车旁,取出了几样东西,就往另外一条巷子走去,就在巷口的地上摆了个地摊,“专治疑难杂症”字条对行人放着,两头给压了一块石头,面前放了一个大布包,他就坐在一块帆布上。没过几分钟,他面前就围了不少人,大部分是感到稀奇,一个小孩子摆摊治病,还说专治疑难杂症,也有人上前问:“小兄弟你骗谁呢?”
看见人多了,又有人问话,赵志宝站立起来说话了:“年龄不在大小,能治病就行,没有治好分文不收!分文不收!”
这分文不收确实很是诱人,有胆大者跃跃欲试。一位中年人就大胆走了出去说:“小兄弟!帮我看看!”
赵志宝说:“你先别说话,让我看看,我说的对,你就点点头,不对就摇手好吗?”赵志宝抓住中年人的手摸了摸,又看了一看他的舌苔:“大伯!是咳嗽,早晚咳得很厉害!”中年人点点头。
“咳了半天却没有吐出一口痰对吗?”
中年人又点点头。
“大便干燥。”
点点头。
“小便发黄。”
点点头。
“大伯你贵姓?”
“免贵姓李。”
“李大伯!请你把上衣解开,我要给你治疗了!”
趁大伯解纽扣时,赵志宝打开了包袱,从里面取出一小包,把小包的纽扣打开,把一排排银针展示在打坐的方布上,又从包袱中取出酒精药棉,然后一根针抽出、消毒,再在李大伯身上一扎。一根银针就进去了,连续扎了6根,观众只看见钟尾在外摇晃,好像是要掉出来一样。大约过了一分钟,赵志宝就快速的拔针、消毒,放回小包中,说:“李大伯!好了!”
李大伯只觉着有一股清凉的水,在喉管处流动,忙向外吐了出来,原来是一口黄色的液体。就感觉到好管处清清爽爽,想咳也咳不出来了。显然李大伯是好了。
这时候赵志宝说了:“大家都看见了吗?李大伯是好了,是不是真好了呢?李大伯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让大伯到哪药店去找老医生看看再说,大伯你去吧!”
李大伯就按着赵志宝指引的方向去药店了,暂且不说。
见老汉走了,有人说:“小兄弟!你还没有收他的钱,就让他走了,你放心?”
赵志宝说:“放心!就是没钱不给钱,也没关系!”又对观众说:“谁有病,不妨来试试,不用花钱看看何妨?”
这时又从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年人,一拐一拐地,行路有点困难,可惜没有坐,要不一定给坐。赵志宝只看了一眼就说:“老大爷!你就躺在我这个包袱上吧!”
赵志宝忙收拾一下,把包袱叠了叠做枕头。赵志宝摸了摸老大爷的手,又按了按老大爷的双腿说:“老大爷!你是患有严重的风湿性风湿病,变天的时候格外痛对吗?”
“对,对!变天的时候痛的厉害!小兄弟!能治吗?”
“能治!包你马上就好!”老大爷有点不相信,能马上好?
赵志宝叫老大爷把上衣解开,长裤脱了,就开始扎针。刷刷刷的连扎12针。胸口上4针,两腿一边4针。接着问:“大爷什么感觉?”
老大爷说:“到处暖暖的,像是在洗热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