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豆豆说:“说得好!放在我们这里不保险,转移到钱庄去最好!”
赵志宝说:“荷花说得对,两点我都赞同!至于具体怎么做,我们可以商量。”
商量的结果是分散开保管,一、给钱币一部分,就说是支援他上大学用的;二、是给钱龙一部分,钱龙农民在山里,那里最安全;三、给爸爸妈妈一部分;四、给荷花一部分。要说清楚的是,只是转移不是捐送,以后,过了关是要归还的。
赵志宝说:“关于开展义诊,多少收点钱还是可以的。例如医药的成本费是要收的。义诊是看病,不是包治。”
邱莲花说:“希望大家是协力同心,把事情办好!”
下午赵志宝、邱莲花、夏荷花就开始做账。三人合作干了一下午,还没干完,晚上又接着干。赵志宝只是指导,对账主要是邱莲花与夏荷花,一直到晚上9点才先告一段落。
因为第2天还要上班,要干还只能晚上干,这样干了三个晚上,两本新的账本才出来。其中转给钱龙20万,钱币20万,钱豆豆20万,夏荷花10万,邱莲花10万。账本上面还有30万多一点。
1966年6月5日,赵志宝带着邱莲花,神秘出现在钱庄,与钱龙钱币进行了秘密会谈。交代清楚后,就把40万块钱给了钱龙父子,告诉他们要保密,又坐钱龙的马车进了城,看着钱龙与钱币在不同的银行办了存款后,才到汽车站坐车返回省城。
在此之前,赵元庆已在银行办成了20万元的存款。邱莲花与夏荷花,也在省城不同的银行办成了10万元的存款。
就这样,80万元的存款就已分散办妥了。
赵志宝的名下还有三十几万的账本,其余的旧账本全被邱莲花销毁。
赵志宝就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196、义诊福林
6月14日星期天,赵志宝开始做第1次义诊。
医馆门口摆了两张桌子,一张坐赵志宝,一张坐冯兰兰,两桌间拉上横幅:《平乐中医馆》义诊现场。
陶红对着街上的行人喊:“过路的革命群众听着:《平乐中医馆》的神医赵志宝进行义诊,为革命群众治病,小病免费,大病减半,不收挂号费!快来看看哦!”
不要说是看病,就是看人也是够多的,别看4位女人,年近30(冯兰兰与陶红30多了),都长得个个如花似玉,就像二十几岁的大姑娘,个个胸前都大大的,奶过小孩的比少女更加硕大,有一句话:成熟的女人更加美!
看人、看病、看热闹的,把医馆围了个水泄不通!
陶红说:“看病的请排队,看人的请靠边!革命的同志们,请自觉遵守革命秩序!”
夏荷花看看形势不对,靠两个女人维持不了秩序,就去把赵氏兄弟喊了出来。别看他们只有10岁,可力气很大,4人分开一边站两个,把人分成了两队,一个医生桌前只是排一个队,很快队伍就好好的。有不看病看人或者看热闹的,就被赵氏兄弟给清开了,最后再看了一眼,也不好意思走了,剩下真正看病的人不多,小病小灾的,几分钟就处理了。
一位大哥走到赵志宝面前。赵志宝说:“大哥!你没有病看什么?”
“赵医生!我有病,我腰痛!”大哥说。
赵志宝说:“我说大哥!听我的话,你的病不算病,回去后少折腾一下大嫂,就会好的。”
大哥说:“赵医生!你行行好!能治就给我治治!”
赵志宝说:“病是可以治的,只是你可以不必花那个钱就会好的,为什么要花那个冤枉钱呢?”
大哥说:“该花的钱总是要花的,你有没有听说过(小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吗?赵医生!不瞒你说,我就这点爱好,你给治治吧!”
赵志宝说:“大哥!我可以给你治,不过,要收半费的,你带了钱没有?”
大哥说:“身上有2000多元,够不够?”
赵志宝说:“平常是不够的,今天义诊就够了。荷花!你进去,拿4颗小号虎桩丸,开张发票,扎针一次收费2000元,小号虎桩丸4颗收费200元整,义诊减半,收费1100元整。准备好药和发票。你叫什么名字?”
大哥说:“吴大同。”
赵志宝说:“你跟我进去扎针。”
吴大同跟着赵志宝到了针灸室,赵志宝给他扎了针,又叫他交钱拿药和发票说:“大哥你现在听好了,记住这是保健药,一个星期只能吃一颗,请记清楚了!一个星期只能吃一颗,这是一个月的量,可保你10!”
吴